2020年是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至关重要。
3月25日,中共建始县委十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县委经济工作会、脱贫攻坚工作会和农业农村工作会以“四会合一、三级同步”形式开到乡村,旨在把因疫情防控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错过的机会找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以“两手抓”赢得“双胜利”。
时下,建始干群抢时间,拼干劲,全力摁下经济社会发展“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重大建设项目“火力全开”
全媒体记者 刘 波 通讯员 余振全
时下正是春茶采摘时节,建始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志愿服务队,一边指导春茶采摘,一边组织茶叶加工企业收购,确保茶农增收。(全媒体记者 刘波 恩施图片库 冯成华 摄)
建始火车站石油库铁轨专运线施工现场,4台挖掘机同时作业;花坪绕镇大道近百名工人全员上阵,一片繁忙……时下,建始县委、县政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重大项目建设,四大“硬核”举措,全力推动重大建设项目“加速跑”。
压缩审批时限。开通审批绿色通道,企业复工复产实行线上线下双重审批或备案管理;针对新开工项目,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特殊时期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行用地、用林、水保等事项“一网”审批,限时办结。日前,上年结转的36个5000万元以上续建项目已全部复工,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个,员工返岗率达98%。
积极向上争取。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积极争取专项债券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结合中央及省预算内投资方向,按照“四可”(可准入、可落地、可申报、可持续)的要求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加强对上沟通衔接,争取将更多的项目挤入中央、省预算内投资计划和专项债券支持的笼子。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向上推送项目90个,日前省发改委已锁定56个,申报中央投资计划规模15.5亿元;向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7个,专项资金需求8.5亿元;上报农发行、国开行补短板稳投资支持复工复产融资需求项目27个,资金需求3.9亿元。
强化要素保障。建立政银企联动机制,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建设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对接,重点推介有贷款意向的重大项目22个;积极落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保供企业贷款财政贴息申报,目前已向上累计申报5批39家,获批的前3批中有6家企业纳入了国家及省保供企业名单,人民银行牵头与其对接,相关银行放款,财政申报贴息计划。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等部门积极争取建设用地、用林指标工作;开展砂石料、水泥等重点领域价格监测,确保各类建材价格平稳;全面落实中小微企业税收减免政策。
干部下沉帮扶。建立县“四大家”领导包联重大建设项目机制,开展机关干部下沉“一对一”帮扶重大项目工作。行业主管部门指导项目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用工难、融资难、配套难等突出问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县发展改革局现场协调中国建设银行,解决固特给排水项目流动资金100万元;红岩寺镇政府一线调研,协调解决双达鞋业用工难题。
“线上+线下”招聘
建始30人赴珠三角就业
恩施日报讯 (通讯员向继武、李英)近日,广东企业走进建始“云招聘”,30名新员工乘坐“就业扶贫车”赴珠三角企业就业。
针对疫情期间求职者就业难、企业“用工荒”问题,建始县就业局“点对点”服务农民工返岗复工的同时,创新思路,对接用工渠道,启动“线上+线下”招聘模式,搭起新的企业、人力连通桥,解决企业复工遇到的用工问题。
按照粤鄂两省疫情期间务工人员返岗合作备忘录要求,广东格兰仕集团面向全国招聘1.2万人。经过与企业对接,3月28日,通过建始网发布(12期)“就业岗位信息”,线上200人报名登记。
3月29日,格兰仕驻湖北业务机构走进建始,一场别开生面的面试招聘如约而至,会议室不见面试人员,3名面试考官前摆放一部手机,对着手机屏幕提问,求职者与用工企业洽谈薪酬、福利待遇。
据介绍,线上面试,线下招聘,经过筛选,确定30名新招员工,搭乘“扶贫就业直通车”从茅田乡出发,行程近2000公里,直达珠三角格兰仕厂区就业。
驻村工作队“当红娘”
建始10余农民跨省就业
恩施日报讯 (通讯员向继武、易娇)“感谢刘总,感激驻村工作队牵线,我们在广州中山某建筑工地上班……”4月6日,建始县审计局干部张钧,收到业州镇柳树埫村民余以正找到工作的短信。
柳树埫村是县审计局结对帮扶村。2019年腊月,该村十二组村民刘志寿与妻子、儿子、儿媳妇回家过春节。受疫情影响,一家人着急返程上班。
县审计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钧与驻村工作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对全村农民工返岗需求进行摸底,对有务工需求的村民逐户登记排查。张钧了解到余以正等人有务工需要,但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张钧将余以正等人的想法,告诉刘志寿。刘志寿通过联系中山市某建筑工地,很快与余以正等十余人一同到广州创业就业。
“让务工人员安心,用人企业放心。”张钧与驻村工作队,针对摸排情况,组织返岗务工人员体检,对符合要求人员出具健康证明,登记备案。
4月1日,刘志寿等一行10余人,搭乘“就业直通车”踏上返岗复工路。
“扶贫车间”机器声又响
通讯员 刘 磊 何 敬
3月31日,建始长梁天生扶贫产业园,一企业正加紧生产医用口罩和隔离服。时下,建始一批重点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呈现生产销售两旺。 (恩施图片库 刘磊 摄)
4月1日,经过体温测量和消毒工作后,走进建始县长梁镇天生扶贫产业园的恩施建诚防护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生产线加速运转,戴着口罩的员工正有条不紊地在岗位上忙碌。
一件件防护服、一个个口罩从这个鄂渝边界扶贫工厂走出去,运往疫情严重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
为响应国家要求,恩施建诚防护有限公司及早复工复产,高薪召回员工,开足马力快生产,严把质量保供应,加急生产口罩、防护服等抗疫物资,为疫情防控提供物资保障。
为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公司每天提前对厂内办公区域进行消杀,在公司大门、车间门口设置多个测温点,一旦发现异常,立刻送往医院检查。
公司现有两个防护服生产车间,三个口罩生产车间,工人156人,日产防护服1.2到1.5万套,口罩10到12万个,一个月产值可达800万元左右。
随着国内疫情好转,国内市场日渐饱和,销售逐渐转至国外,现在巨大的订单量更是远远超出了公司的生产能力。经理刘勇表示,公司将进一步扩大规模,计划新增3条生产线,扩招400人,带动更多贫困户及周边居民就业。
与以往不同,此次车间内多了不少年轻的面孔,很多受疫情影响的年轻人无法外出务工,纷纷选择来到工厂上班,他们为公司注入新鲜的血液。
今年24岁的李兵就是其中一员。他以前在江浙一带打工,一个月工资五六千,在这里干一个月工资四千左右,虽然工资要低,但开销要少很多。
如何集中精力把疫情防控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长梁镇委、政府及时组织水利、电力、交通等部门,全力保复工复产水电路网全面畅通,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运输、资金等方面的难题,助推各企业安全高效运转。
电力“纤夫”深山闹春
通讯员 刘承彬 袁 敏
4月1日,雨后初晴,建始县供电公司的施工人员,在长梁镇江家垭村新增台区加紧展放导线、安装金具。5名施工人员拉着导线奋力向前,号子声此起彼伏,定格成一幅电力“纤夫”深山闹春图。
江家垭村海拔780米,由建始县10千伏天集线供电,此前与该村一组、二组、三组的128户居民共用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近年来,随着用电负荷日益增长,加之台区运行时间长,导线线径细、供电半径大,导致台区供电卡口、存在低电压现象。2019年12月底,国网建始县供电公司开始对江家垭村台区实施升级改造。后因疫情影响停工,2020年3月下旬,按照建始县冠状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有序复工。
据了解,10千伏天集线江家垭村台区改造工程需新建及改造变台3个,配电总容量350千伏安,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4.73公里,新立电杆70基,并对邻近9组、10组部分负荷进行割接。工程预计4月下旬全部完工,届时,该村5个自然小组150余户村民将彻底告别低电压困扰。
景阳网课掀起果树春管热潮
恩施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波 通讯员万雪芬、 郭家丛)春来农时到,“网课”促春管。在疫情防控期间,建始县景阳镇农技服务中心在春管春耕生产工作中下足了功夫。
为了让果农足不出户就能直观了解农业生产技术和果树修剪管护知识的目的,景阳镇农技服务中心创新培训方式,技术人员变身“网络博主”,开启“网课”模式,变田间地头培训为微视频线上培训,通过网络授课掀起果树春管热潮。
据悉,该镇中心工作人员跑遍全镇产业园,给60多个果树种植大户进行技术指导,并邀请果园管护专业技术人员录制果园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视频资料12余期,并将其制作成微课件,通过微信群将微课件在全镇范围内推广。
长梁六月雪梨有了杀虫灯
恩施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波 通讯员万雪芬、张峰涛)4月6日,在建始长梁镇白云村六月雪梨树专业合作社基地,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技术专家,一边向农户传授梨树病虫害的识别、防控方法,一边免费发放安装太阳能杀虫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电动喷雾器。
据了解,太阳能杀虫灯利用光源引诱害虫,诱杀效果好,能有效减轻后期防控压力。与传统农药相比,杀虫灯更加环保、安全,既能极大减轻人工负担,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减少农药残留,保护果园生态平衡。梨园装置太阳能杀虫灯,在不影响梨果品质的前提下清除虫害,将为提高六月雪梨果品质和产量、为农户增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丁琼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