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冈:从老区“红土”到发展“热土”

2020年11月04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 2009/4/26

围绕推进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的新跨越,坚持解放思想,转变增长方式,突出自身优势,抓紧项目建设,促进全民创业,以此来保投资、促发展。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黄冈正在成为科学发展的“热土”。     

湖北黄冈的底色是3个字:一个是“农”字,传统农业大市,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一个是“红”字,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黄冈儿女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革命史诗,走出了230多位彪炳史册的将军;还有一个是“贫”字,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10个县市区有5个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1个被定为省级贫困县。    

特殊的市情,决定了黄冈必须高举科学发展的大旗,奋力推进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黄冈围绕推进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的新跨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沿海产业转移、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沿江新一轮的开放开发、扩大内需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变黄冈这块“红土”为发展的“热土”,彰显了老区人民克难奋进、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    

变了!黄冈的路宽了,街美了,天蓝了,人笑了。700多万老区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红土地上春潮激荡。去年,黄冈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5%,首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1.3亿元,增长30.6%,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    

产业集群助推新型工业化    

走进春天的黄冈,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火红的杜鹃、金灿灿的油菜花,还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标准化车间和厂房,诠释着老区人民的工业梦想。市长刘雪荣说,为了实施新型工业化,各县市因地制宜,全力打造产业集群。    

1996年新设的团风县,毗邻武汉。这个传统的农业小县,悄悄地演绎了“昆山故事”。隶属于江苏的昆山依托大上海迅速崛起,长期雄踞全国百强县之首。    

几年前的一件事情启发了团风人。位于武汉的一家银行建设钢结构办公楼,所用钢材产自武钢,但武汉本地没有加工能力,要把原材料运到杭州加工,再返回武汉安装,辗转2000多公里。团风周边分布着武钢、鄂钢、大冶钢铁等钢材基地,相距大约1小时车程。钢构建筑没有污染,安装简单,可以重复使用,符合环保节约的原则,市场前景广阔。    

这触动了团风的决策者,团风人眼睛亮了:筑巢引凤,做钢构文章。短短两三年工夫,一批来自浙江、广东的钢构企业落户团风。今年3月底,我们再次来到团风钢构产业园。走进鸿路钢构集团的6万平方米的巨型车间,塔吊缓缓移动,焊花飞溅,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车间里,一片繁忙。    

黄冈市委常委、团风县委书记孙璜清说,目前,团风县投产、在建及签约钢构及其相关产业项目共26个,总投资超过39亿元,预计年加工能力100万吨。现已经形成以钢材加工、钢结构生产和安装、防腐涂料、金属制品等原辅材料相配套的钢结构产业集群。    

团风抓钢构只是黄冈老区建设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说,解放思想是先导,如果没有敢闯敢试、善干实干的精神,团风的钢构产业不可能有今天的规模。如今,团风钢构、武穴医化、蕲春药材、麻城汽配、黄州食品等5个产业集群已被列入湖北省首批52个重点建设的产业集群。    

科学招商开辟新境界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调结构、保增长是拉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老区人坚信:引进一个人、搞活一个城;引进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引进一个产业、带动一个产业集群。全市上下合力营造投资兴业的氛围。    

黄冈招商打的是环保牌。蕲春县委书记熊长江说,为了老区的蓝天白云、清水净土,入园企业必须环保优先,否则宁可不引进。走进蕲春陶瓷工业园新天地陶瓷公司,可以看到小山一样的煤堆,但看不到粉尘,闻不到刺鼻的烟气。原来,公司将煤液化成气做燃料,提高利用率,也减少了污染。去年10月试运行的武穴污水处理厂,为该市医药化工、矿业加工等产业集群又添一道环保阀门。    

黄冈招商突出资源循环利用。去年投产的宏远环保再生资源公司“吃”下废旧轮胎,“吐”出钢丝和尼龙纤维等建材,污染环境的废旧材料获得“新生”,产品用于高速公路、塑胶跑道等。今年二期项目年处理废旧轮胎5万吨。武穴市委书记张社教说,“好”字当头,利国利民,我们不能再重复别人走过的弯路。    

黄冈招商落脚点是富民强县,改善民生。经济发展不能与民争利,而要为民谋利。去年,市财政出资1000万元,解决城区被征地农民近2万人的养老保险。一些农民就近就地安置,进入园区企业上班。县域经济的发展,惠及普通百姓,过去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共增加1100元,去年达到3744元。    

刘善桥说,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要求,我们重点引进高新技术、节能环保、高附加值、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坚持“四个不引”:破坏资源的项目不引、污染环境的项目不引、危及人身安全的项目不引、高耗能的项目不引。2008年,黄冈市新引进项目1107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03个。    

产业化让老区农业转型    

黄冈是传统的农业市,近些年,各县市立足本地实际,按照“公司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走出一条新路。    

伊利奶业集团落户黄冈,需要大量奶源。过去几年,在要不要养殖奶牛的问题上,黄冈上下曾有过争议。市里提出:先干不争论,干成自有公论。并出台以奖代补政策,每头奶牛补贴1500元,鼓励发展规模化养殖。去年下半年,一些地方奶牛降价,黄冈却逆势跟进,借机购进大批奶牛。    

位于黄州区的宏达北斗奶牛养殖公司是一家规模养殖场,现有存栏奶牛700多头,公司负责人介绍,养殖场每天产奶4吨,供不应求。近两年,黄冈建成奶牛场15个,存栏奶牛近万头,另有8家千头奶牛场正在建设,牛舍规模为2万余头。伊利、太子奶等龙头企业,正带动黄冈奶业步入快车道。    

黄冈盛产大米。3月27日,春雨绵绵,团风兴隆粮油食品公司与农民签署水稻订单合同,附近很多农民赶到公司,排起长队。曹家河村村民何国舟签了7亩的单子,免费领到7包优质稻种。公司还将免费提供350斤肥料,定期上门进行技术服务,收割以后公司将以高于市场15%―20%的价格收购。    

公司负责人陈建友介绍,2008年兴隆公司建设优质稻基地26万亩,加工转化粮食1.88亿斤,生产兴鄂牌东坡大米5.25万吨,带动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当地许多农民说,一家一户小打小闹,总赶不上市场变化,跟着大公司走就不用担心。    

如今,一批能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在黄冈迅速成长。茶叶、板栗、蔬菜、水产、蚕桑等特色板块基地发展到700万亩,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9家。    

应对危机借势发力    

去年下半年以来,许多地方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影响。黄冈危中寻机,保投资、促发展,黄州、团风、武穴、蕲春……随处可见忙碌的工地。一些老区干部说,为了壮大县域经济发展,我们不分晴天雨天,干得热火朝天。2008年全市新引进项目现已完成投资43亿元。今年前两个月,黄冈工业增加值完成18.1亿元,同比增长25%。工业用电量及其增幅,在全省均名列第一。    

外贸遇冷,转向内需上做文章。一些企业改变销售结构,以调整换市场。湖北贵族真空器皿公司过去近半产品出口欧美,公司今年主动下调出口比例,将其控制在10%左右,主攻国内市场。    

民工从沿海返乡,产业从沿海转移,黄冈抓紧跟进,内部消化,承接转移。麻城新爱迪鞋业公司过去长期招工难,有订单也生产不出。去年底,公司从返乡农民工中“抢”到了350多人,保证了生产需要。公司负责人说:“这些返乡人员都是熟练工人,上岗就能用!”    

一些企业通过调整结构,杀出一条血路。三泰纺织引进意大利设备,提高产品档次,拓展国内市场,在同行业中逆势上升,春光依旧。    

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说,危机是客观的,要从中寻找突破。坚持解放思想,转变增长方式,突出自身优势,抓紧项目建设,促进全民创业等,以此来保投资、促发展。今后一个时期,黄冈将举全市之力,推进“六个一百,三个一千”产业工程,即100万吨钢构、100万吨饮品、100万吨造纸、100万吨粮油深加工、100万吨医药化工、100万吨造船,以及1000万吨水泥、1000万吨以上泊位通过能力码头等重点产业项目。    

黄冈,这片老区的“红土”,正在成为科学发展的“热土”。(张志峰 顾兆农)  

状态·精神·办法(记者感言)  

不再走那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老路”,不能走粗放发展、低质增长的“旧路”,不能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即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不能走经济发展较快、老百姓得到实惠很少的“狭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一步到位。   

发展是体,科学是魂。大发展应有尽有,小发展你无我有,不发展一无所有。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  

在发展的问题上,要急、要抢、要争。急的是责任、效率,争的是项目、政策,抢的是机遇、时间和速度。  

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若是想不到,肯定做不到。  

看不准不动手,看准了不松手,干不成不放手。  

天上十只云雀,不如手里一只麻雀。  

记住不忘、抓住不放、盯住不让。  

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干成自有公论。  

奖到眼红,罚到脸红。  

……  

这些生动、鲜活的语言,都是摘自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相关的讲话稿中。透过这些并不连贯的话语,多少让人能感觉得到黄冈的状态、黄冈的精神以及黄冈的办法。  

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曾多次强调:“没有一种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没有一个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没有一股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是不可能成功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就比困难多。当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在这些困难和问题面前,必须创新工作思路,用改革的方法,趟出新路子。”  

这些年,黄冈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与黄冈人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勇于改革的锐气和魄力,有直接的关联。  

黄冈的朋友说,发展的跨越,源于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奋勇争先的锐气。激情是向上的车轮,是萌发创新的冲动,矢志追求卓越的动力之源。激情能唤起责任、创造奇迹、铸就伟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干工作、抓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比精神、比气魄、比激情。  

黄冈市委明确:少一些层层批示,多一些直接会办;少一些模棱两可,多一些明确意见;少一些按部就班,多一些现场督办。这些年,黄冈各级干部的工作不分一线二线,不分前台后台,营造了一个只有工作压力、没有人际关系压力的工作局面,激发出抓发展的巨大热情、旺盛激情和执着痴情。  

黄冈人清醒地意识到,机遇向现实转化的程度,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解放思想没有边界,只有新的境界。  

黄冈人说,变黄冈这块“红土”为发展的“热土”,实现超越,人家前进一小步,自己必须迈开一大步。只有以好于人家的质量、快于人家的速度、优于人家的结构、强于人家的后劲、多于人家的活力,才能实现赶超的目标。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破解难题,科学地研究新情况,灵活地解决新问题,开创性地打开新局面。这些年,黄冈用改革的办法、市场运作的手段,破解了发展中的一道道难题。在破解土地难题上,坚持“六法并举”:坚持向规划要地、向项目要地、向集约节约要地、向土地整理要地、向盘活存量要地、向清理土地市场要地。在破解资金难题上,探索出6种方式: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资、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推进银企合作融资、激发全民创业投资、经营城市置换增资。难题的破解,为黄冈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张志峰 顾兆农) 

各界点评  

通过工业化,湖北省黄冈市自2005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5%,首次高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   

应当说,相对于全国乃至湖北其他地区的经济来说,黄冈都是一个“后进生”,为何黄冈的县域经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呢?一个原因就是立足于价值型工业化,黄冈能将自身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资源与产业进行对接、匹配和契合。形象地说就是实现城市与乡村、车间与田野的“牵手运动”。比如,黄冈各地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食品、饮品及轻工制造业。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黄冈坚决不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他们遵循的是因好得快。为以“好”促“快”,黄冈市明确规定“四个不引”:高耗能的项目不引;污染环境的项目不引;破坏生态的项目不引;危及人身安全的项目不引。在设计目标考核体系时,他们确立了三大指标体系,除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还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一些山区乡镇,则只考核生态指标,不考核工业经济指标。   

黄冈的发展模式表明,每个地区或区域并不一定要走一个固定的经济发展模式。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历史禀赋进行差异化分工,必须立足于契合农村资源和城市市场的价值型和质量型的工业化。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胡思勇   

2005年稳健医疗集团把核心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放到黄冈,项目总投资1.5亿美元,看中的是黄冈市委、市政府招商的诚信和服务的优良。特别是政府保姆式服务,使我们不用做围墙外与生产无关的事,凡需与政府协调的所有工作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的工作专班负责,为企业提供免费服务,让我们没有感到任何来自政府的压力,创业环境在稳健全国公司中是最优的。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公司的国外订单不减反增,生产规模还扩大了1/3,员工增加了300多人。   

——稳健医疗(黄冈)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李建全   

黄冈发展的经验很多,最重要的经验莫过于领导干部的“从一抓起”、“从零干起”、“从我做起”。这是一种难得的领导品质和作风,是推进发展的真功夫。   

这几年,黄冈市委常委每年实行“十个一”的联系制度,一人抓一个社区、一个项目、一个企业等“十个一”,带动全市“从一抓起”蔚然成风。“从零干起”,就是发扬老区革命精神,解放思想,锐意开拓,敢想敢闯敢创新,从零突破。“从我做起”,就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抓市区带县市,抓本级带下级,抓机关带基层。   

——中共黄冈市委政研室主任  刘有平   

伊利之所以落户黄冈,更多的是看好黄冈未来发展趋势和黄冈市委、市政府加快黄冈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事实也确实如此。伊利落户黄冈建设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几次莅临公司督促、指导工作。尤其是在乳品行业危机中,黄冈市委、市政府心系企业、呵护企业,共度时艰。由政府出资引进奶源检测系统,加大奶源生产点检测力度,保障了伊利100%安全、100%健康的优良品质。   

——湖北黄冈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孙浩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