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下午,黄冈市教育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市教育局二楼会议室召开,市政府副市长、市教育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组长陈少敏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教育局局长、市教育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王建学主持会议,市纪委、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编办、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卫计委、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市教育局等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市改革办领导到会作指导。
陈少敏指出,教育体制改革是黄冈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分,其核心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为什么改?二是改成什么样?三是怎么改?首先,为什么改?黄冈教育是黄冈的一个品牌,全市上下都非常珍惜爱护,黄冈教育曾经风光无限、声名远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发展,黄冈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黄冈教育品牌也似乎黯然伤神、风光不再。我们的名师在流失、我们的尖子生在流失。正是这样的现状逼着我们要改。其次,改成什么样?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去年全市教育工作会上,市委书记刘雪荣提出“人民满意教育”的四大关键要素:公平、优质、规范、安全,这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确立的目标是终极目标的具体化,即“四个提升”:科学管理能力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均衡协调水平的提升。第三,怎么改?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重点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教师交流机制、教师素质评价、农村教学点师资提升、中小学招生制度、德育序列化、课堂教学模式、质量监测评价等8项改革试点,它涵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改革是一种探索,不仅有成功,也允许有不足,一些问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解决的。
陈少敏强调,改革要加大市级统筹。打造黄冈教育品牌不仅仅依靠市直,也要依靠县市区,不仅仅靠高中,也要靠初中、小学,要强化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改革要突出重点。在确定的8项改革试点中,再突出一两个重点,选取一两个关键方面进行突破,改革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人的改革;二是事的改革;三是物的改革;其中人的改革最为关键,如果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将人的问题解决好,之后很多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改革市直要带头。市区教育是全市的龙头,要发挥示范作用。市区择校问题比起县市要突出得多,要通过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建设,突破“择校热”难题,让市民群众看到改革的希望、感受到改革的实惠。总之,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要坚持改、长期改、持久改,要改出成效,要靠大家的共同智慧、共同努力,把黄冈教育这块品牌继续打响,让它更加声名远播、更加可持续发展。。
王建学对整个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改革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要统筹协调,强化顶层设计;要整体联动,部门配合。他对市直各部门长期以来给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各部门一如既往地支持教育改革工作。
会上,教育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纷纷赞扬了市教育局的改革材料非常全面,系统。并提出了各自对教育改革的建议,有的提出,要将中国小学至大学学习期间缺失的法治教育弥补起来,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将学生的逃生教育、自救能力培养起来;有的提出,在聘请专家委员会人员方面,可以突破教育界限,将不同领域的专家聘请进来;有的提出,针对当前的择校热问题,要公平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政策向薄弱学校倾斜,避免个别学校垄断。与会人员发言积极,建议中肯,大家都表示坚决支持配合市教育局牵头负责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为黄冈教育品牌的打造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市教育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络员、市教育局发展规划科科长石胜军对《黄冈市教育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工作规则》、《黄冈市教育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关于成立市教育体制改革专家委员会的通知》、《黄冈市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八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教育体制改革相关文件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恳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将在会后按照会议精神对改革文件进行修改完善。(石胜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