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7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常德日报 2018/2/26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翻开2017年常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绚丽长卷,注定留下的是浓墨重彩一笔。

一场场通俗易懂的理论宣讲春风化雨般凝聚共识、引领方向;一个个紧扣中心的主题宣传像跳动的音符,奏响追赶超越最强音;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让“文明常德”形象显著提升;一道道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带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一张张道德榜单、一缕缕新民风……留给我们的是更多温暖和感动,汇聚起常德建设的强大动力。

回顾2017年,始终有一种力量、有一个声音、有一面旗帜在引领我们砥砺前行。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这条主线,用思想先行、引领舆论、文化自信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为常德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撑、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思想先行 党的十九大精神厚植常德大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部署,其中五个重点要吃透……”2017年10月30日下午,在石门县维新镇观峰山村,市农开办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龚晓炜一边帮贫困户张伟家清理烟叶,一边向他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这是我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精彩缩影。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时代的先声。去年,党的十九大举旗定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中国。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成为常德思想理论建设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

“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宣传、开设“十九大时光”专栏、“以喜迎十九大为主题,举办了‘欢乐潇湘’常德百团大赛、核心价值观组歌歌咏大赛”……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调度下,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齐发力,市属媒体纷纷用图解、数读、视频、H5、直播等形式推出系列报道和专栏专题,先后推出报道1000多篇,使党的十九大报道通过融合传播,更加立体鲜活。

省委宣讲团成员,市、县(区)两级宣讲团成员,奔赴常德市各单位、系统、高校、基层进行宣讲,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2000多场。并发动各级党委(党组)通过举办“主题党日”、中心组学习、理论研讨会、专题轮训班等丰富多彩、切合实际的形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

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万名报告员进基层”活动、“讲话精神”进基层微宣讲比赛、社会主义“有点潮”主题征文,把宣讲、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民生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相结合,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拉家常、话乡情中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明白、说清楚。

理论学习得到强化,理论宣讲得到活化,学习教育得到深化,关键是意识形态领域要实现“零差错、零事故”。一年来,我市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组织了市级中心组专题学习,坚持每半年向省委专题报告一次意识形态工作。明确市委副书记联系5所高校,部务会成员分别联系6大意识形态阵地,加大了社科论坛、新闻出版的把关备案,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了年终党建述职,纳入第二轮巡察范围,意识形态掌控力不断增强。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13次推介常德理论宣讲工作,海绵城市建设成果亮相全国“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三讲三抵制”活动受到中宣部肯定,中国文联在全国推广。

引领舆论 弘扬崇德向善,讲好常德故事

今年1月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决定,追授生前在湖南省石门县扶贫的王新法“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

2017年,王新法这个名字在神州大地广泛传播。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的他,2013年退休后,不远千里来到石门县薛家村义务扶贫。2017年2月23日,他因过度劳累,突发心梗去世。在扶贫攻坚决战之时,他的感人事迹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推出报道360多篇,以他为原型创作的话剧《热血老兵》、报告文学《名誉村长王新法》等文艺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常德通过选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推动核心价值观从理论殿堂走进广大人民群众,让核心价值观不是挂在墙上,而是刻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

一年来,我市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推荐评选工作,“扶贫楷模”王新法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5人获评“湖南好人”。举办了全省“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承办“湖南好人榜”2017年第四季度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武陵区首届“田工道德奖”颁奖仪式暨中国好人与道德模范(常德·武陵)现场交流活动;发布了救火英雄赵志福、孝老爱亲典范尹秋仪、敬业奉献榜样邓亚兰等一大批省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拍摄31部“常德好人”微电影,建立常德好人馆,全市上下形成了“学好人做好事,讲道义行善举”的文明新风。

精神文明创建作为提升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复检保牌。不仅如此,我市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注重将其融入日常生活、融入文化艺术、融入法规制度、融入城建管理,“四个融入”的经验受到省委宣传部推介。全国首创、本土原创核心价值观组歌《信仰的力量》13首和推进移风易俗的湘北大鼓《整酒也烦恼》得到广泛好评。同时,这股精神文明新风,还吹向了全市各个校园和各个志愿服务组织。全市在启动文明校园创建时评选表彰“美德少年”;武陵区志愿服务联合会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新村社区获评全国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络工作示范站。

细细地品读常德,我们发现,在这座城市,文明的正能量正嵌入寻常百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融入生活。

树城市形象,讲常德故事,主题宣传浓墨重彩。去年,我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借助全员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迎德商建家乡、德企德品出海、“三外”融合等“五大行动”, 结合重大项目开工、重点产品推广等有影响力的节点,在主流媒体开辟专栏专版,推出系列评论文章,推介、宣传常德发展环境、优厚政策,把常德开放的形象展示好。同时,坚持报台网端联动,深入宣传解读市委、市政府“四培”“四个转变”的决策部署,刊发“我为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献一计”优秀文稿,组织精准脱贫、园区攻坚、项目建设、交通突破等10多个主题报道,将镜头对准一线项目、一线工人、一线故事,挖掘先进典型,真正使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深入人心。

对外宣传持续发力。从“砥砺奋进的五年”“喜迎十九大”“十九大时光”到“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常德瞄准央媒、外媒、网媒等对外宣传重点媒体,用立体传播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常德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今年正月初二,全球华人阖家团聚之时,常德河街与西安大唐芙蓉园、承德避暑山庄、丽江古城并肩亮相央视《家和万事兴》栏目;在中央环保督查之时,常德穿紫河治理经验两天三次上中央电视台;在全运会龙舟赛决战之时,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连续3天直播比赛,央视《新闻联播》予以报道;十九大期间中央电视台3分钟直播“桃花源里看变化”,报道了常德经济社会的变化,大美常德的形象得到广泛传播。

主旋律的声音同样在网络上高扬。我市强化网上舆论引导,新建政务微信微博平台232家,积极推进“中央厨房”建设,利用微信客户端、网站直播党代会、柳叶湖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举办了第三届绿色发展论坛暨第十二届时评研讨会、“网友眼中的新常德”等线下主题活动,“网友眼中的新常德”微博话题浏览量达137万人次,连续三天位列全国旅游榜前五名。网络媒体助力脱贫攻坚,微博话题主页“精准脱贫在石门”阅读量超过1800万。同时,加大网上舆情信息的监测预警和依法管网治网力度,全年编发《涉常舆情》272期,报送重点舆情信息1382条,应对处置涉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干部作风等网络舆情221起,其中及时有效处置了30多起重大负面舆情,对23家违法违规微信公众号负责人进行约谈,行政拘留5人,刑事拘留1人。

文化自信 实现文艺事业及文化产业双推进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2017年9月23日,常德旅游节开幕式上,一首《桃花源记》在百名书童的声声吟诵中勾画出人们对理想社会和美好山水的不懈追求。自此,寄寓着无数人美好理想生活的桃花源也从悠悠时光中归来。穿紫河的清洌波光展示着海绵城市建设成果,倚水而立的传统建筑吸引了众多目光,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2017年10月28日,常德历史上首个古玩城——常德古玩城在河街正式开业纳客,琳琅满目的古玩“宝贝”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古玩商家、收藏家和爱好者来此交易与“淘宝”,主流媒体进行了实时跟踪报道,常德的名气越来越大……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常德文化根基深厚。过去一年,我市把文化产业放在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下去谋划,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名城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注重文化挖掘、注入与表达,促进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双推进”“双繁荣”。

我们不会忘记,那百花竞艳,欣欣向荣的盛景。常德高腔大戏《帅孟奇》在中国评剧院隆重上演,并参加了全国机关工委经验交流会的汇报演出;汉剧《孟姜女传奇》、歌曲《你别走》等4个作品获得湖南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原创歌曲《你别走》《苗乡多美丽》等分获湖南省“新人新歌”大赛通俗组和民族组金奖;投资2.5亿元的桃花源山水实景演出《桃花源记》、老西门经典节目《寻常》以及穿紫河观光演艺相继上演……

我们不会忘记,那一次次融入百姓,带来文化获得感的温馨之举。文艺队伍分赴农村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全民阅读·书香常德”活动反响强烈,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重点打造的戏曲电影《孟姜女》举行首映式,在农村公益电影平台放映26915场;积极承办了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龙舟决赛;“百团大赛”“鼓王擂台赛”“广场健身舞大赛”等一系列市级传统文体赛事活动经久不衰;适应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需要,交响音乐会等高雅艺术悄然走进百姓生活……

我们更不会忘记,那一项项惠民便民的文化红利。全市86%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上等级,50%以上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到“七个一”标准,全市28个图书馆分馆已建成;投资5亿元,建设3.75公里“常德画墙”;大小河街、德国风情街、老西门等文化创意商业街区已经建成;9月正式开园的桃花源古镇已引进多个非遗文化创意项目;常德大唐司马旅游文化综合体项目已经签约;湖南九岭汽车文化产业园正在改扩建;实施了常德抗战公墓修缮、孤峰塔公园改造等重大名城项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全市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竞赛、“常德百景”评选,打造常德古玩城、“常德画墙”,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新增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86家,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145.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4.5%,提升幅度居全省前列。文化产业正为常德的发展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如今,在常德这片热土,文化已深深扎根其中,并成为整座城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沐浴着2018年的阳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顺应时代要求,牢记使命担当,不忘初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拾级而上,奋力攀登,再谱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篇章!

(责任编辑:晏紫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