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工作要点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常德日报 2019/2/25

根据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常委会工作报告,2019年,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依法履行职责,主动担当作为,推动全市人大工作不断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常委会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政治立场,努力在服务发展大局上再展新作为

1.坚定政治立场。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

2.依法决议决定。着眼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助推打赢三大攻坚战,及时将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列入议题、作出决定。

3.依法人事任免。全力服务市级机构改革,坚决实现党委组织人事意图,加强和改进人事任免工作。

4.稳妥推进立法。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科学立法工作格局,遵循立法权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审议《常德市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条例(草案)》。

5.关注经济运行。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计划调整方案(草案)等报告,组织产业项目建设工作视察。

6.关注金融服务。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7.关注重大建设。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市本级重大建设项目执行与2019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报告。

8.关注支出责任。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本级平台公司承建项目政府支出责任划分情况的报告。

9.关注城乡统筹。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的报告。

10.关注旅游发展。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域旅游工作情况的报告。

11.关注发展环境。继续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评议。

12.强化预算监督。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市级决算(草案)、2019年1—6月全市及市级预算执行、预算调整方案(草案)、财政收支审计、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国有资产管理、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编制等情况报告,加强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后续建设及运行管理,充分发挥预算联网监督作用。

13.强化司法监督。听取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司法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对部分法官检察官履职情况开展评议。

14.维护法制统一。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听取和审议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15.强化国防意识。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执法检查。

二、立足人民中心,努力在促进民生改善上取得新成效

16.聚焦教育工作。围绕百年大计,持续关注市城区小学、幼儿园上学难、入园贵等问题,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城区小学和幼儿园规划建设情况的报告,并组织市城区教育工作视察。

17.助推精准脱贫。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18.坚持生态优先。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实施河(湖)长制工作情况的报告,并组织环境保护工作视察。

19.突出环境治理。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常德市城市河湖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

20.关注养老宜居。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市城区物业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并组织市城区物业管理工作视察。

21.强化民生保障。以增进人民群众安全感为目标,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气象灾害防御、市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22.推进“五行”活动。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世纪行” “农产品质量安全行” “农民健康行”“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司法公正常德行”活动。

23.做好信访工作。回应群众诉求,积极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三、推进方式创新,努力在增强工作实效上寻求新进步

24.改进调查研究。深化调研认识,坚持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作为掌握实情、分析问题、审议发言、提出对策的前提,突出调查研究的基础地位。改进调研方式,根据调研课题性质,由主任会议成员牵头,相关委室具体组织,邀请委员代表、顾问专家参与,深入基层一线,实行市县联动。推进成果转化,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送调研报告,发挥调查研究最大功能。

25.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市委发展大局、人大履职需要和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耕地保护与土地利用、政府性债务防范化解、职业教育服务实体经济、归侨侨眷权益保护、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评价等专题调研。

26.改进审议询问。致力将询问作为审议环节常态动作,提升审议质量,增强履职责任。会前,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全面参与议题调研,按要求提前送达报告材料,提高审议发言质量。会中,建立“审议+询问”联动机制,创新开展分组审议同步询问、联组审议专题询问,继续强化“闭卷”询问,不划定范围、不彩排预演,增强审议询问针对性、实效性。会后,综合整理审议意见,继续实行条目化、清单式。

27.改进工作评议。进一步总结经验做法,推行上下联动,引入中介机构,实行边评边改。进一步规范评议标准,根据代表建议办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等评议实践,修订工作评议办法。进一步扩大评议主体,积极吸纳顾问专家事前参与、提供咨询。进一步加强评议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布评议报告、评议意见和测评结果。

28.改进执法检查。突出“法律巡视”监督利剑作用,拟定方案、调查走访、撰写报告、制发意见严格对照法律条文进行。坚持主任会议成员带队检查,继续实行“明查”“暗访”两路并进,随机确定检查对象,临时指定检查地点,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探索建立会议督办、现场督办、销号督办相结合的督办机制,确保执法检查交办问题整改到位。

四、突出主体地位,努力在加强代表服务上又有新发展

29.重视履职培训。落实代表轮训计划,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思路,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分期分批组织市人大代表赴全国人大培训基地和高校开展履职提升培训。

30.丰富活动形式。充分发挥代表小组、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作用,力争每名代表每年开展一次以上专题调研,提出一件以上优质建议,参与一次以上群众接待,进行一次以上联系走访,参加一次以上重要活动。

31.强化履职保障。认真组织开展“双联”活动,促使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更加经常、更趋紧密。及时向代表通报市委重大决策、常委会重要事项、市政府重点工作,服务代表列席“一府一委两院”重要会议,切实保障代表知情知政权利。

32.加强履职监督。优化代表履职管理系统建设,加强代表履职情况考核通报,探索代表依法退出机制,确保人大代表整体素质。认真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守则、人大代表履职守则,健全代表述职工作制度,听取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情况报告,倡导职务代表带头回原选举单位述职,启动省人大代表向常委会述职工作,力争届内实现市人大代表述职全覆盖。

33.加强履职宣传。发掘、培养代表先进典型,宣传、推介代表优秀事迹。

34.改进建议办理。充分尊重代表意愿,加强代表建议撰写指导,协助把好选题关、政策关、法律关,切实提高意见建议质量。创新建议办理评价机制,改进评议程序,听取和审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报告,着力提高意见建议“解决率”。

五、强化自身建设,努力在提升履职水平上续写新篇章

35.严明纪律规矩。严格执行常委会党组议事规则,遵循民主决策、集体行权,坚持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第一时间向市委请示报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36.强化机关党建。健全理论学习制度,认真开展党性教育、廉洁教育活动。全面促进机关智慧党建和支部“五化”建设,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引导党员干部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7.强化效能建设。进一步落实常委会“会前学法”制度,有计划、有针对地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8.扩大宣传影响。夯实机关刊物、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深化重大会议、重点工作策划报道,提升宣传质量,扩大宣传影响。

39.深化机关建设。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推动机关信息化建设,不断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

40.开展创先争优。进一步发挥激励引导作用,认真组织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总结一批先进经验,推出一批先进典型,树立全市人大系统良好社会形象。

41.完善联系机制。出台实施细则,认真落实主任会议成员联系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常委会委员联系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机制。

42.强化联系指导。定期召开工作座谈会、工作联系会,指导县级人大组建成立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建立健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推动落实国有资产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

43.强化督促落实。督促乡镇人大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有关文件精神,严格落实每年召开两次代表大会等具体规定。


(责任编辑:晏紫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