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源清则流清 风正则事正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常德日报 2016/9/7

不同于以往,今年的换届非常特殊:市县乡三级同步换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同时换届。

换届风气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晴雨表”,直接关系换届工作的成败。所以从中央到省委对做好这次换届工作的重视程度之高、部署要求之严、监督执纪之厉,几乎可以用前所未有来形容。

“对于那些触碰换届纪律的人和事,要以‘零容忍’的政治态度,坚决查处,绝不姑息迁就,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6月20日,全市换届工作座谈会强调,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换届工作的部署要求,以铁的纪律护航换届风气。

两个多月后,基本完成换届的区县(市)领导班子干部已经“静悄悄”地上任,不搞迎来送往,减去繁文缛节,开始在新的岗位上履新调研;换届风气督导巡察组的一位纪检干部则回忆,换届期间的一天他全城暗访“小团体”聚会,没有查到一名违纪干部;截至9月3日,全市9个区县(市)委、纪委领导班子、130个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已圆满完成,省、市、县三级党委提名人选全部满票或高票当选,同时在全省率先完成7个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及市工商联的换届。

只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才能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配出结构优、功能强的好班子,换出心齐、气顺、劲足的好面貌,为深入推进新常德新创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定好换届纪律“紧箍咒”

常德要想阔步迈进“大城市”时代,关键要靠换届产生的新一批党委领导班子引领。如何选出好班子、配强好干部,关键要有好的换届风气来保证。

“我代表市委做出承诺,一定坚持原则,坚持用人标准,坚决抵制各种说情之风和‘大天线’‘小天线’。凡是那些跑的、要的,不仅不能让其得逞,还要记录在案、打个问号。要相信市委、相信组织,一定会按照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公道公平地选人用人。”在全市换届工作座谈会上,市委书记王群代表市委做出承诺。

这份庄严承诺,彰显的是市委的决心和信心,更为全市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勾画了纪律坐标。

另一方面,它也体现出这次换届风气监督工作的一个重心,就是突出强调责任主体的责任落实: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相关部门单位担当齐抓共管责任。

为此,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陈恢清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雷绍业任副组长的换届风气监督工作机构,印发了《关于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工作的通知》,使换届风气监督与换届工作同步谋划、同步安排。

上行下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牵头抓总职责,成立了由市、县、乡三级纪委书记任组长的换届风气监督工作领导小组224个,召开专题会议232次,制定出台文件47个。市纪委还旗帜鲜明地提出“940111”的铁律要求:“9”就是“九严禁”;“4”就是四个“必”(个人报告事项凡提必核、干部档案凡提必审、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信访举报凡提必查);“0”就是“零”容忍(没有一丁点可以容忍的地步);“111”,第一个“1”,就是发现苗头要第一时间动手查处,第二个“1”,就是不管涉及多少人一个都不放过,第三个“1”,就是严厉追究“一把手”的责任。

换届纪律“紧箍咒”已经写好,谁敢违规不听就“念”谁。

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市、县两级人大、政府、政协、纪检、组织、政法、统战、宣传等机关和部门均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了换届风气监督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首创“两个责任”谈心谈话制度

预防干部违规违纪,需守住第一道关口。

今年初我市引入谈话机制,市委专题研究出台了“两个责任”谈话制度。根据谈话的不同情形,市委列出了例行谈心谈话、任前廉政谈话、提醒谈话、约谈和“两同时”谈话等5种谈话方式,通过对照检查、相互批评、工作讲评、交心通气、督促整改的方式,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这是常德在实践中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一项创新。

“作为桃源县委书记,必须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和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责任,搞好桃源县的政治生态,带好班子,在桃源县换届工作中,严格落实中央、省委‘九个严禁’等规定,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8月13日,王群就桃源县换届选举工作与桃源县委书记候选人汤祚国进行“两同时”谈话时要求。汤祚国表示,要坚决服从市委决定,维护大局稳定,如遇情况及时与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沟通衔接,严格换届纪律,确保实现市委组织意图。

上半年,陈恢清集中在一个月时间内下到各区县(市),与党委、纪委班子成员集体谈心谈话。在鼎城区党委班子谈心谈话会议结束后,时任鼎城区委副书记的车世忠说:“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开展谈话,虽然额头上冒了汗,但今后的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

今年上半年,常德35名市级领导中有16人开展谈话提醒889人次,市县共458名领导干部与5933名各级党政干部进行了谈心谈话,有力促进全市“两个责任”的落实,在全市党员干部中掀起了一股清廉之风。

除了谈心谈话,市委还专题举办了换届风气监督培训班,对严肃换届纪律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

在市委的带动下,全市共举办培训班177期,培训党员干部2.1万人次。广泛开展“九严禁”等换届选举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发放相关宣传资料30992份,开设专栏专刊806个。市纪委还组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集中观看《镜鉴——湖南衡阳、四川南充“两案”警示录》《不可触碰的底线——衡阳破坏选举案警示录》251场次,以典型案例警醒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一位干部深深地感慨:“如果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把纪律和规矩当回事,必定会付出惨痛代价。”

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在县级党委换届期间的8月份,按照市委要求,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再次印发《关于进一步严肃和重申换届纪律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做到“四不准”,即不准对发现违反换届“九严禁”问题线索不抵制、不报告;不准换届期间以各种理由聚餐、聚会等非组织活动,搞团团伙伙,搞小圈子;不准以宣传体验产品、微信红包等变相手段向换届相关人员赠送礼品礼金等;不准在落实换届政策与纪律要求中搞形式、走过场、留隐患。

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督导和问责不可或缺。

7至8月,联系区县(市)的市委常委分别多次到各区县(市)进行了现场督导,同时,市委派驻9个督导巡察组,以点对点的形式抓好区县(市)换届风气监督。督导巡察组重点查验8个方面的情况,即查验换届风气监督履行职责情况、查验换届纪律执行情况、查验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情况、查验贯彻执行“四个凡提”情况、查验贯彻落实“四必谈”情况,查验贯彻落实“四必训”情况、查验贯彻落实“四必看”情况、查验对违反换届纪律问题举报调查处理情况。

市纪委还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换届风气巡回督查实施方案》(常纪发〔2016〕4号),建立起防止工作失职、破坏换届纪律、查处违纪行为等工作机制。认真执行“四个凡提”等监督制度,审核处级干部档案600份,核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124人次,听取纪检监察机关有关廉政情况761人次。在全市乡镇党委换届中,市、县两级纪委联合组织、统战等部门,成立377个巡回督查组或指导组,共开展督查次数1028次,做到了乡镇党委换届监督的“全覆盖”,将换届纪律要求传到了基层一级。

“市委、市纪委明确对违反换届纪律的案件,严肃查处、严厉问责;对换届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做到‘零容忍’,接到一件立项专办一件,坚持露头就打,查实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熊国建说。

针对此次换届,市县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在主要媒体上公布“12388”“12380”举报电话、举报网站,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制度,设立了包括信访、网站、电话等多渠道的举报受理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反映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的举报5件,核查结果均与举报内容不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年的换届监督工作强化问责追责,就是哪个地方出现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就要对这个地方的“一把手”进行问责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就是帮助党员干部在遵纪守规方面防止生病,没病的提前预防,有病的及时治疗,决不能眼看着干部病入膏肓。”陈恢清总结,区县(市)换届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坚持高站位谋划部署、大规模教育宣传、全过程监督防控的监督执纪,推动了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党委政府班子的换届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人大、政协的换届还在进行中,纪委将一以贯之地从严从实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确保换届环境风清气正。

源清则流清,风正则事正。选出好的干部,配出好的班子,常德方能不忘初心,阔步向前。

(编辑:李念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