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0日,城区严查机动车乱鸣笛整治行动开始,标志着我市城区交通秩序“四乱”整治打响。记者获悉,截至8月10日,交警部门共查处机动车乱鸣笛、乱停靠、乱闯禁、乱改装的交通违法行为10146起,其中查处车辆乱停靠行为9059起,收缴摩托车遮阳伞具565把,查处车辆乱鸣喇叭行为101起。
缘由:政协提案城区“禁鸣”
为营造文明安静的出行环境,今年7月,市交警部门根据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314号提案《关于在城市的建成区禁止鸣喇叭的提案》要求,开展大力度的“禁鸣”整治。主要整治措施包括,全天候在江北城区常德大道、桃花源路、沅安路、双拥路合围的区域及环湖路全路段禁止机动车乱鸣喇叭;对原有禁鸣标志牌重新清理,在进入市城区路口、各学校周边道路和重点居民小区以及主要道路路段新增50块禁鸣标志牌;责成公交公司、渣土车管理公司等运输企业大型车辆拆除气喇叭;重点禁鸣车辆有城市公交车、出租车、渣土车、垃圾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119消防车、警车和120救护车等特种车辆无特殊情况也不得乱鸣笛;对非法改装并拆除消声器的“炸街”摩托车进行严厉打击。
此次重点整治行动持续5个月时间,执勤交警借助录音、录像、执法记录仪等装备,在市城区重点路口设卡,对现场查处的乱鸣喇叭机动车的驾驶人给予100元罚款,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市民代表和媒体记者作为现场证人。
现状:乱鸣现象时有发生
整治行动开始后,市城区机动车乱鸣喇叭的现象有了明显改观。记者近日随机走访市民,从他们的亲身体验中证实了这一点。
“虽然仍有喇叭声,但比以往确实是好多了!”家住大润发超市附近的李先生告诉记者,由于主干道洞庭大道上车流量大,以前在家里就能听到马路上时不时传来嘈杂的喇叭声,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经过“四乱”整治,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至少在有交警执勤的路口,驾驶人不会随意乱鸣喇叭了。”卢女士对此深有体会,她在宏大路口附近开了家商店,每天都能亲身体会到城区“禁鸣”带来的成效。
对此,记者专程乘坐的士从武陵阁到火车站进行体验,发现机动车乱鸣现象时有发生。的士司机王师傅说,大部分时候鸣笛实属无奈。这一路上,他先后遇到电动车占机动车道行驶、前车不打转向灯突然掉头、行人突然横穿马路的情况。除了有一次是和要好的同行打招呼之外,这段路程里他总共鸣笛3次。
记者发现,随意鸣喇叭的机动车中,除了出租车之外,还有私家车和摩托车。不少司机也表示,他们现在还不习惯“禁鸣”令。但凡遇到交通秩序异常的时候,他们就忍不住去按响喇叭。
难度:交警取证绝非易事
记者了解到,我市交警部门早前就出台了“禁鸣”令,但执法时难以取证,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加之近年来城区车辆增加,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和节假日,随意鸣喇叭的现象更为严重,这让城区“禁鸣”任重道远。
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一位执勤交警坦言,乱鸣喇叭不像闯红灯,可以借助电子警察监控采集证据,要在嘈杂的车流中查找到乱鸣喇叭的车辆,进而对其处罚绝非易事。一般来说,只能抓现行,但在车流量较多的路段,司机会推卸责任,而交警又很难找出证据确认。在此次“四乱”整治行动中查处的101起机动车乱鸣喇叭的行为中,绝大部分是在有政协委员或是媒体记者共同举证的情况下,执勤交警对其进行处罚的。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市民认为,“禁鸣”令的有力推进,光靠交警部门去处罚并不能奏效,最重要的是提高广大驾驶人的素质。交警部门也表示,对于机动车乱鸣喇叭的整治,处罚并不是最终目的,警方今后会加强驾驶人的“禁鸣”意识,也呼吁机动车驾驶人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同时欢迎市民对车辆在非紧急情况下乱鸣喇叭等不文明现象积极举报。
(编辑:李念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