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让无证无照经营无处遁形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常德日报 2013/8/22

8月15日,我市在督导文明创建工作中,经营户是否亮证经营成为督查重点之一。在随机对火车站农贸市场进行督查后,督导组对市场经营户亮证经营行为给予肯定,并强调“三证”务必到位,同时要求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排查。

一直以来无证无照经营是文明城市管理的顽症,市工商局对此进行了有效地探索,目前,实现全市近18万户各类市场主体(有照经营户)亮照率达99.8%,有力提高了工商部门监管效能和执法权威,真正让无证无照经营无处遁形。

“四化”举措夯实“查无”根基

截至目前,全市工商系统累计录入无证无照经营户信息5631户,其中涉及前置许可审批的有3553户,无照未办结4589户、已办照607户、已取缔435户。“查无”工作之所以成效显著,这与工商部门实施“四化”举措,夯实了“查无”根基密不可分。

一是实地普查常态化。市工商系统连续3年开展了对无证无照经营普查工作,并形成了一种工作常态,有效的摸清了无证无照经营底子,强化了对无证无照经营的掌控。二是处置方式程序化。从线索掌控、情况调查、分类处理、跟踪监管、待办提醒、综合查询各个环节全方位管理,工作职责到人、到岗、到单位,严格按照规定的监管程序实施监管。三是管理流程信息化。自主研发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并在该系统中设置了无证无照户管理和无证无照电子台账两个功能模块,加大了无证无照信息化建设力度。无证无照户管理模块下设无证无照户录入、抄告打印、处理结果、过责改期4个子模块。同时,强化电子台账功能,准确掌握了无证无照经营动态。四是后延监管条规化,对于吊销注销的市场主体,按照“三个必须”,实施后延监管。在吊销注销一个月内,必须组织属地监管人员回查一次;在吊销注销满3个月后,必须抄告前置许可、税务、银行监管等部门;对吊销注销后继续从事经营的,一律予以取缔。

部门联动 “亮剑”行动有力

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联合、整合力量是“查无”取得成效的重要法宝。2012年,根据中央综治委和省委、省政府精神,市政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纳入了对各级政府社会管理综治考核。5月17日,我市召开了全市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联席会议,有力地凝聚了力量,整合了资源,为实施联动集中整治打下坚实基础。

自今年4月1日来,全市工商系统牵头或配合食安办、砂管办、安监、交通运输、文广新、人社、药监等部门开展了食品安全、砂石市场、“打非治违”、网吧市场、人才中介市场、校园周边环境等查处无证无照“亮剑行动”专项整治,查处取缔了一批无证无照经营。同时,积极争取公安、文化、电信等部门的支持配合,大力推行以“两抓三建”的查处取缔黑网吧工作模式,黑网吧案件逐年呈下降态势。

在整治行动中,安乡县局工作凸显亮点。该局针对小旅馆办证难的问题,积极组织卫生、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合现场办公,举行“程序可否简化、证照可否发放”的听证会,由相关部门集中处理业主申请,提高了办事效率,有效解决了无证无照经营状况。

据统计,今年来全市工商系统立案查处无证无照经营类案件388起,罚没入库82.43万元;查处取缔黑网吧15家,查扣电脑、路由器等设备170余台。

支持合法守法经营  服务新常德新创业

“我们一方面要强化监管,一方面要服务发展,要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千方百计帮助无照户变为有照户,支持主体合法守法经营,全力服务新常德新创业。”日前,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胡祖国在全市工商系统“十大亮剑行动”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上说。

近年来,市工商系统推行行政许可告知一口清,落实减免工商登记规费,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坚持在法律允许前提下,改“罚”为“帮”,变“堵”为“疏”,化“违法”为“合法”。在工商部门的努力下,我市无证无照经营总量逐年下降,全市无证无照经营户数从2007年占登记在册市场主体总数的10%,下降到2012年的3.2%。截至今年7月31日,全市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174867户,较去年同期增长5%,无证无照经营户3637户,较同期下降17%,各级工商部门向相关前置许可部门抄告1397户,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办照1495户,免征登记费用500余万元。

(编辑:李念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