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棋盘上的“矛”与“盾”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常德日报 2014/9/20

周子涛与周子扬,名字只有一字之差的两个人,原来素不相识,却因国际象棋而成为知己好友。周子涛性格内敛、腼腆,周子扬性格外向、开朗。在棋局上,周子涛偏好进攻,走棋大胆,像锋利的矛,而周子扬则相对冷静,重视防守,就如坚固的盾。

8月24日,在第七届常青藤国际象棋全国公开赛个人赛中,年仅15岁的周子扬与13岁的周子涛从B2组全国170多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分别夺得第四名与第十一名,成为常德首批荣获国际象棋候补大师称号的初中生。

“比赛是按参赛者的等级分来分组的,这意味着周子扬与周子涛面对的170多位对手有很多是成年人。”市国际象棋集训中心带队教练刘亚涛向记者解释,更高级别的分组和B2组前十一名中只有周子扬与周子涛两名湖南选手,可以说他们俩代表了湖南同年龄阶段国际象棋的最高水平。

近日,记者走进芷兰实验学校和常德外国语学校,见到了周子涛与周子扬……

步入“棋途”

接触到国际象棋,对周子涛来说是一个偶然,然而也就是因为这个偶然,周子涛找到了人生的挚爱。

2005年,年仅3岁的周子涛在自家小区门口看人下中国象棋,被当时正在办国际象棋启蒙培训班的伍翔宇发现。“一个小孩子能安安静静看2个多小时的中国象棋,这很不简单!”伍翔宇找到周子涛的父母,希望让他加入培训班。“他从小就腼腆,能够静得下来,很适合下棋这种安静的运动,所以我们家长尊重了他的意愿,让他加入了培训班。”周子涛的母亲周训莲告诉记者。

在国际象棋启蒙培训班不到一年,4岁的周子涛就进入了刘亚涛开办的常德唯一一家国际象棋集训中心。在这里,周子涛对国际象棋的热爱近乎进入以一种痴迷的状态,为了多下会儿棋,他每次上课都提前半个小时到,回到家没人陪他下棋,他就干脆一个人下,左手对右手……

与周子涛不同,周子扬接触到国际象棋似乎背负了更多母亲的希望。

2007年,7岁的周子扬马上要读一年级,在新生入学的家长会上,刘亚涛受邀推广国际象棋,演讲中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台下周子扬的母亲杨士艺,“棋如人生,教棋更重要的是要教孩子们如何冷静、周全地考虑人生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作出最佳的选择。”杨士艺说,她希望通过国际象棋,让周子扬过于外向的性格变得沉稳些。

天赋异禀

2004年常德市国际象棋集训中心开办以来,在刘亚涛记忆中,周子涛和周子扬是他教过学生中天赋最高的两位。

2007年第一次参加正式大型比赛,仅在集训中心培训半年的周子涛就拿到了湖南省中小学棋类锦标赛F组第二名的好成绩。2013年4月,年仅13岁的周子扬就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称号,在湖南省国际锦标赛混合组中拿到了第五名。

刘亚涛介绍,周子涛和周子扬国际象棋的天赋主要表现在超强的记忆力和计算能力上。早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周子涛和周子扬两人就能开始不需要实际棋盘、棋子,凭借记忆力下盲棋,“他们俩能在几分钟之内把一局40到50步的棋局背下来。”刘亚涛说,这在他的学生里是绝无仅有的。周子涛和周子扬的计算能力也很强,目前两人已经能够提前计算、预判3步棋,而国内顶尖的职业棋手也不过只能提前计算、预判到5步棋。

棋艺天赋在学习中也有体现。据了解,周子涛和周子扬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两人数学成绩都比较突出,周训莲说,周子涛从小到大做计算题很少打草稿,在学校奥数考试也总是名列前茅。

性格与风格

“一般来说,性格内敛的棋手偏防守,性格外向的棋手好进攻。”但刘亚涛告诉记者,周子涛和周子扬下棋的风格正好相反。

性格内敛的周子涛喜好进攻,敢于走险棋。记得一次在外比赛,周子涛自己的棋局还没走完,却发现邻桌黑棋走一步险棋可以反败为胜。一时心急,周子涛放下自己手中的棋子,帮邻桌黑棋“兵行险招”战胜了白棋。

性格外向的周子扬相对来说更加注重攻守平衡。刘亚涛说,这也是为什么周子扬在这次常青藤国际象棋全国公开赛中能取得比周子涛更好名次的原因。其实,在刘亚涛眼中两人实力相当。

未来的选择

“要培养像周子涛和周子扬这样的两名棋手非常不容易。”刘亚涛说,背后这两个家庭付出了很多。

在经济上,除开学费,每年出去比赛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据了解,学国际象棋这几年,2个家庭每一次出去比赛的花费都在几千元之间。除了经济上的支持,家长对孩子学棋的态度也很重要,很多家长对孩子学棋不闻不问,甚至一到初中,有很多家庭怕影响学习就不再让孩子继续学棋。而为了陪儿子练棋,对国际象棋一窍不通的周训莲主动开始学棋,她认为,家庭在精神上对孩子的关注比经济上支持更为重要。

“他们两人未来完全有成为职业棋手的潜力。”刘亚涛告诉记者,最终的决定权还在这两个家庭和孩子自己手中,学国际象棋并不是为了谋生,但它可以为孩子未来生活的选择多提供一种可能。

性格迥异、棋风相对的两个孩子对未来有不同的规划,两个家庭对未来的选择,看法也不尽相同。腼腆的周子涛态度明确,励志成为一名一流的职业选手,他的家人也十分支持。而开朗的周子扬则还在考虑。“走职业棋手的路实在是太辛苦。”杨士艺说,她更希望孩子把国际象棋当做一个兴趣爱好,未来的人生太精彩了,她不希望孩子这么早就作出决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