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社区“两委”是党和政府在城市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尤其是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对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城市基层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社区“两委”第三次统一换届选举工作自7月份启动以来,坚持分级定责,领导到位;分类施策,指导到位;分步推进,主导到位;分层监管,督导到位的“四分四到位”原则,精心组织,超前谋划,严格落实,顺利完成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截至8月12日,全市243个社区已全部完成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无一例上访。
满意度:“换届工作责任明确,环环相扣,依法依规。”
“各级党委要切实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要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各县(区)、街道(乡镇)党委书记要亲自担任本级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县(区)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市委副书记王崧在全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上,对换届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按照会议要求,我市分级定责,确保领导到位。市县乡三级分别成立社区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压实了县(区)委书记、县(区)包联领导、县(区)相关职能部门、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街道(乡镇)包点干部五类主体的责任,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为了进一步落实好责任,把换届选举工作做细做实,我市还坚持分类施策、分步推进,确保主导到位、指导到位,做到换届程序环环相扣,压茬进行,序时推进。
制定了《淮南市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第三次统一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淮南市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第三次统一换届选举工作指导手册》,为换届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具体指导。
结合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对全市社区逐一摸排,全面掌握,按照换届工作难度,将全市社区分成A、B、C三类,对换届难度较大的11个C类社区,通过定点帮扶、领导包保、一社区一策等方式,加强指导。
督促各县区在换届工作启动前,落实调研摸底、集中整顿、舆论宣传、专项审计、综合研判等“五个先行”。指导各县(区)科学制定换届工作方案,明确实施步骤及进度安排。分别制定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流程图,详细列出基本步骤、关键节点、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使各项操作程序环环相扣,应有的程序不变通,该走的步骤不减少。
我市在充分用好报刊、广播、电视、宣传画、公开信等传统方式的同时,还积极开辟手机短信、微信、网站等新的阵地,广泛宣传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纪律要求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了解换届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选举的具体环节和投票方法,切实增强党员和居民群众参与、支持换届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公信度:“这么严的程序,这么多人监督选举,可信!”
“这次选举,程序很严格。这么严的程序,这么多人监督,选举出来的人,可信!”田家庵区龙泉街道南岭社区党员毕道云充分肯定这次选举。
市委组织部和各相关党(工)委在社区党员和居民的积极参与下,精心组织策划,严格规范程序。从实行“两推”到确定考察人选,从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到党内选举。整个选举过程中,我市严把“资格审查关”、“候选人提名关”、“候选人考察关”和“投票选举关”,保证了选举工作有序进行。
在换届选举过程中,为严守换届纪律。我市制定下发了《关于严肃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纪律的通知》,明确换届选举过程中纪律要求。加强纪律宣传教育,重点对参与换届工作人员、“两委”班子成员、参与竞选人员进行集体谈话,组织公开承诺,做到换届纪律知晓率、谈心谈话、签订承诺书实现100%。市县(区)分别成立信访接待组或换届纪律工作组,建立电话、信访和网络“三位一体”的监督平台,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注意收集情况反映,做到有报必查,限时督办,及时纠偏。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换届选举期间,我市还在督查指导上严格落实责任。市里成立4个换届工作督导组,县区派出19个工作督导组,街道(乡镇)对每个社区均派驻工作指导组,按照“十看十确保”要求,对各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换届工作进行督查。市、县两级分别采取督导工作周调度和日调度形式,靠前督查、及时会商、高效指导。
差额选举、公开唱票、无记名投票……在换届选举过程中,我市做到了在每个阶段和环节,都严格按照法定时间发布公告,让选举全程阳光操作,接受监督。确保选举全过程公开透明,确保工作依法、平稳、顺利进行。
公认度:“自己选出来的人,放心!”
“今年换届,党支部成员都是我们自己优中选优选出来的,放心!”潘集区泥河镇黄圩社区选举现场,81岁的老党员黄华斌这样说道。
群众心中有杆秤,能称出干部的为人、能力和水平。这次社区党组织换届我市把好用人关,并拓宽渠道,实现了换优换强目标。
选人用人我市严把入口关,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市级出台的《实施意见》中对“两委”班子的年龄、学历等条件进行了合理规定,并明确提出: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选拔配备,要突出“四有四能”,即有较强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能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处理各类复杂问题;有较强的领导社区治理能力,能统筹整合各方面力量;有较高的群众威信,能团结凝聚居民群众,综合研判,深入考察,选优配强带头人。
我市在此次换届工作中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拓宽了选人渠道,从社会工作者、高校毕业生、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复转军人、下岗失业人员等方方面面选拔了优秀人才,变“在少数人中选人”为“在多数人中选人”,通过换届,全市社区党组织成员更加优化,服务党员、居民的能力得到增强。
作者:张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