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破损不平的路面和堵塞不通的下水道,告别被压坏的地砖“炸弹”,告别楼宇之间杂乱的电线、堆积的垃圾、夜晚黑乎乎的楼道……改造让老旧小区的“脏”“乱”“差”成为过去式。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自启动起就倍受滁城市民的关心。今年,市政府把凤凰四村、石油公司宿舍、东苑小区、扬子科技苑4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项目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项目,在充分征求居民的意见后进行“美容”,改造内容包括翻建道路、改造排水管道、粉刷楼道、修整规范杆管线设施、高层二次供水改造、增加绿化面积、整修屋面等。目前,4个改造项目已全面竣工验收,共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改造面积约为12.6万平方米,有1508户从中受益,极大改善了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受到居民的广泛好评。
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滁城扬子科技苑一村小区,多年来污水管道不通,一下雨小区内涝积水成河,让居民饱受“行路难”之苦;小区内黄土裸露,道路破损严重,更别提绿化景观了,一刮风漫天飞沙走石,居民们下楼活动都躲着走。如今,这里铺设了沥青道路,增添了高规格的苗木,各种树形优美的灌木乔木为生活在喧嚣都市的小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息、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处所 。经过地下管网改造,实施雨污分流,过去雨水漫过膝盖的情景不再。此外,还安装了路灯,增设了监控和健身设施,居民们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太好了,小区路面上的积水已经没有了,我们终于可以脱去胶鞋啦!”现在小区环境比以往好太多,我们住在里面也舒心啊。”经过改造,小区环境提升了一大截,居民住得神清气爽,纷纷为这项惠民工程“点赞”。
“我们小区没有停车位,各种车辆乱停乱放。小区绿化年代久远,无人维护,已经杂草丛生,堆满生活和建筑垃圾……”过去,凤凰四村小区的居民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这样那样的问题。自小区被列入今年整治改造项目并实施以来,翻建道路、排水管道改造、高层二次供水改造、整修屋面……越来越宜居的小区环境让居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上。在此基础上,施工中还最大限度地增加停车位, 解决了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记者从琅琊区房产局获悉,为了切实让群众受益,在施工方案设计阶段,在各小区所在社区广泛收集居民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单位和琅琊区重点局多次现场实地踏勘,制定初步设计方案,再经过由小区业主代表参加的多部门多轮方案会审,反复修改后才在各小区公示,让小区居民参与到建设中来,自己的小区自己做主。
走进位于滁城五金巷北部的石油公司宿舍,环境优美,楼道干净整洁,如果不说,你不会想象到这里曾经大便漫溢的场景。由于过去小区化粪池建在楼内,下水管道失修堵塞,每栋宿舍楼楼道门厅大便污水漫溢,以至于居民自己铺上木板小心进出,每到夏天更是臭气熏天,居民叫苦连天,排水管网改造迫在眉睫。一切在今年发生变化,自6月1日施工单位进场,经过长达4个月的施工,不仅疏通了下水管道,重新增设了化粪池,而且楼道内也粉刷一新,声控灯的安装让居民再不抹黑爬楼了,楼道环境又恢复了清新整洁,居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露出了久违的笑颜。
记者了解到,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多次在施工过程中协调调度质量、进度、安全,并保证项目款项的落实,为小区改造解决后顾之忧。为保障工程进度,市、区两级各部门领导不定期到小区施工现场调度,就施工中遇到的需要协调的问题,及时召开各部门会议争取最快解决,为老旧小区施工顺利推进起了决定性作用。
琅琊区重点局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制度内容施工,要求施工单位抓进度、质量的同时也紧抓安全生产不放松,多次召开安全生产专项会议,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设专职安全员巡查施工现场,对开挖管道、深基坑做出严密的安全施工措施,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真正把好事做好。并要求居民代表参与到小区的改造中来监督施工质量,积极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定期专题例会制度,除监理例会外,还安排了专题协调会,为集中高效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提供了保障并收到较好的效果。
伴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居民家门口变靓变美,城市薄弱地带逐渐变身风景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