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做大做强工业企业

2020年11月04日 10阅读 来源:黄冈日报 2010/3/6

黄冈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雪荣

编者按: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3月2日在黄州召开。市长刘雪荣就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特别是做大做强工业企业发表讲话,阐述了做大做强工业企业的意义、标准、举措,为做好2010年工业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报将讲话予以编发,以飨读者。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市大干项目提升年,工业经济发展既有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困扰,也蕴含着诸多重要发展机遇。做好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必须立足黄冈实际,  以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效和市场竞争力。

一、为什么要做大做强工业企业这是由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和重点骨干企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的,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生存发展需要做大做强。综观中小企业成长史,可以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一是企业做大做强可以“长寿”。据调查,排名《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企业从产生到衰亡,平均寿命为40—50年;世界最高寿的公司已达700多岁,美国60%以上的企业寿命不过5年,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5年。“成长”和“长久”中的“长”同字不同音,暗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要想可持续地“长久”发展,就必须保持不断地成长。二是企业做大做强可以增强竞争力。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起源于团风,今年年初正式上市,2009年资产近4亿元,营业收入3个多亿元,利润6000多万元,上市每股31元。回顾永安药业的成长历程,做大做强是一条根本的经验。   

(二)调结构、促转型需要做大做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培育有特色的支柱产业是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主攻方向。对工业如此,对农业和服务业也是这样。一个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如果仅靠一大批小企业小打小闹,势必会造成群龙无首,无序竞争,最终会导致产业的衰落。因此,必须做大做强一两个有领导力的企业,才能使产业有竞争力;上规模、上档次,才能实现由“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的跨越。

(三)实现后发赶超需要做大做强。黄冈工业经济逆势上扬主要是指增长速度与全省相比领先,但产业缺块头、行业缺龙头、产品缺拳头的状况并未改变。发展工业经济,就是要实现财政增长、就业增加、经济繁荣。但从市直2009年度纳税前20名企业情况来看,年纳税收入并不乐观。因此,要改善财政状况,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下决心做大做强一批工业企业。

二、做大做强工业企业的标准何谓大企业?主要是从销售规模、增长速度、盈利能力、发展前景等方面来考察。“大”,即要有一定规模,产值、总投资、员工人数等要达到一定数量;“强”,即企业的竞争力,集中表现在成长性好、管理规范、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等方面。

(一)具有较大规模。从黄冈目前的情况看,所谓“较大规模”,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要过亿元、力争突破10亿元、冲刺50亿元,税收要力争过1000万元、5000万元和1亿元以上。今年,全市要实施三大培育计划,一是实施“腾龙计划”,祥云要力争销售收入超40亿元;二是实施“虎豹计划”,大别山发电公司、兴业钢铁、华新水泥武穴市分公司、李时珍医药集团、宏源、伊利乳业、美春服装、红安娃哈哈、鸿路钢构、罗田抽水蓄能等销售收入要力争超过10亿元;三是实施“雏鹰计划”,对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进行梯度培育,锁定100家具有较好发展前景、较快成长速度、较强竞争优势的亿元企业,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全面激发企业成长潜力,推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20家、税收过千万元企业10家。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有1000家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企业,500家过亿元企业,10家过50亿元企业,1家过100亿元企业。

(二)具有较快发展速度。一个企业比较正常的发展速度应该是20%至30%,低于10%是原地踏步,低于20%是小发展,超过30%才叫快速发展。我市工业经济这几年保持了较快而合理的发展速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保持2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户数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三年翻番,伊利乳业、开阳星造船等企业产值成倍增长。我们要千方百计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巩固工业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通常是指企业拥有独特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先进技术设备和产品研发中心(或依托稳定的科研机构进行产品研发),在市场游戏规划制定中有较强的话语权,产品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和发展潜力。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集中资源进行差异化经营与管理,逐步形成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方面与同行的差异。要重视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注重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突出主营行业优势。要像伊利、海尔一样,创造独特的企业价值链,合理设计供应链,培育忠诚的顾客链,构建一套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具有较好的社会美誉度。只有当一个企业的命运和社会进步融为一体,企业才有可能做大做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企业都自始至终将产业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放在与企业自身成长壮大同等重要的位置。一个企业,只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不欠税金、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热心参加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才能受人尊重,让人放心,做强走远。

三、打好做大做强的“组合拳”当前我市工业企业规模小、效益欠佳、缺乏核心竞争力,普遍面临“成长的烦恼”。政府在做大做强工业企业中怎样发挥作用,结合实际,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打好“创新拳”。

一是要增加研发投入。有研究表明,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2%的时候,这个企业才能基本生存;占到5%的时候,这个企业才有竞争力。我们努力营造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从引导企业提高技术创新主体意识、建立创新机制、开展创新活动、实现创新发展等多个层面入手,不断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在企业相对集中、产业集群和具有产业优势的地区,重点建设一批为企业创新提供设计、信息、研发、试验、检测、咨询、培训等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是要深入推进市校合作。支持企业借助市校合作平台,以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创办经济实体等多种形式,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服务企业建立技术合作联盟,开展联合创新,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三是要加快工业信息化步伐。引导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科研、规划、生产、管理、市场开拓、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构建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网络系统,引导企业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开展电子商务、网上促销、在线服务、网上采购和销售,拓展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研发能力和经营效益。

四是要着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建立完善名牌激励机制,落实名牌奖励制度,提高企业争创名牌的经济性。加大招引名牌力度,实现借牌创牌、借牌升级。加强名牌产品的宣传、推介和保护,形成“创建名牌、保护名牌、宣传名牌、发展名牌”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做实做强融资平台,打好“融资拳”。

一是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金融服务。认真落实《黄冈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关于改进银行业监管与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积极创新金融机构的管理方式、服务方式、担保方式、合作方式和金融产品,建立适应中小企业授信特点的贷款审批、风险管理、人才培训和激励机制,不断加大对工业企业的信贷投入,确保工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是要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推进企业上市的过程,就是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目前全市有2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9家企业正式启动或即将启动上市程序。要积极推进企业上市。  

三是要抓好资本运作。资本运作是企业扩张规模的有效手段。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可以通过合资经营来扩大规模,可以通过吸纳民资来增加资本总量,可以通过联合、收购、兼并等方式做大做强企业。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好“管理拳”。

深入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可靠的体制保障。要推进管理创新。要引导各类企业引进IS0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内部管理,着重在节能减排、增收节支、降本增效上下功夫,提升经济效益和自身素质;要引导企业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置于管理的核心,完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提高职工的认同度和归属感,打造优秀企业文化。要总结不同类型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有效作法和经验,在全市进行交流和推广。

(四)坚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打好“服务拳”。

一是要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审批机制,千方百计减时间、减程序、减费用。大力推进全程跟踪服务、项目专班服务、领导挂点服务、办事窗口服务、政府让利服务等措施,扎实开展大企业直通车服务,积极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对于强揽工程、强行阻工,或者找各种借口索、拿、卡、要,收“保护费”的行为,要重拳出击,决不手软。

二是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监测网络,加强分析研判和预测预警预控,重点要加强亏损企业的监测,推动企业扭亏增盈;要抓好生产要素的组织协调,确保煤电油气运应供尽供、应保尽保,促进企业正常生产、提速增效。

三是要关心企业和企业家。真正把企业家作为宝贵财富,让企业家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要高度重视工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完善人才使用和管理制度,以环境吸引人才、以事业凝聚人才、以感情留住人才、以薪酬激励人才,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大批工业人才脱颖而出之日,就是黄冈振兴崛起之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