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省贫困民族村产业扶贫推进会在砀山召开

2020年10月30日 10阅读 来源:宿州发布网 2018/6/22


全省贫困民族村产业扶贫推进会在砀山召开_副本.jpg

6月20日—21日,全省贫困民族村产业扶贫推进会暨产业扶贫政策培训班在砀山县举行,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全国两会和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精神,研究贫困民族村发展思路,推进贫困民族村产业扶贫。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委主任陆友勤,省扶贫办项目规划处处长徐红,省农委办公室副主任张瑞,宿州市副市长韩维礼、宿州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叶立民、宿州市民委主任李欣,及其他各市民委、各县民族工作部门、贫困民族村、帮扶村等负责人,砀山县长陶广宏、县委副书记秦晓明等县四大班子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等参观或出席会议。

6月21日上午,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委主任陆友勤在会上讲话,省扶贫办项目规划处处长徐红介绍全省扶贫政策,省农委办公室副主任张瑞解读产业扶贫政策。省民委与省食用菌技术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宿州市副市长韩维礼致辞,砀山县、太和县、谯城区、滁州市分别介绍了有关产业扶贫的经验和做法。

就加强贫困民族村的产业扶贫工作,陆友勤指出,要准确把握形势,深刻认识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深刻认识产业扶贫在民族聚居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统筹好各项政策措施,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真脱贫、不返贫。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是民族聚居地区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的需要,是民族聚居地区实现全面小康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是民族聚居地区以问题为导向促进稳定脱贫的需要。

陆友勤要求,要突出精准施策,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提质增效。要将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谋划致富产业思路、找准富民产业作为突破口,坚持产业扶贫与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深度融合,促进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产业选择要精准,要符合实际、符合市场、符合脱贫任务。项目谋划要精准,利益联结要精准。

陆友勤强调,要完善组织保障,确保产业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各市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任务落实,进一步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在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强化组织领导,一抓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二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三抓责任传导,确保责任落实。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强抓手平台,加强示范引领,严格监督检查。

宿州市副市长韩维礼在致辞中说,今年以来,宿州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脱贫摘帽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1234+N”的工作思路,落实“1个收入标准”、实现“吃、穿”2个不愁、强化“住房、教育、医疗”3个保障,推进“水、电、路、网”4个全覆盖,聚焦产业扶贫、“双基”建设、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扫黑除恶、作风建设、“三率一度”等重点任务,全面开展“春季攻势”、“夏季攻势”、“秋季巩固”三大行动,并取得初步成效。宿州市“春季攻势”得到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上作经验介绍。砀山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全市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在砀山县召开。

当前,宿州市正在推进脱贫攻坚“夏季攻势”,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6月11日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严格按照本次会议的决策部署,务实苦干,紧张快干,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精准落实的举措,坚决打好脱贫攻坚年度战役,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实现连战连捷作出宿州新的更大贡献!

6月20日下午,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砀山县玄庙镇马良民族村的旭龙家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昌顺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菌之家家庭农场,曹庄镇许庄民族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了解了食用菌产业扶贫和民族特色村寨产业项目,并参加许庄民族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揭牌仪式。

据悉,砀山县马良回族村、许庄回族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扶贫产业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其中马良民族村食用菌种植项目利用秸秆种植大棚平菇和黑木耳,投入小,见效快,收益好,规模和品种不断扩展,为少数民族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全村少数民族贫困户每户实现至少2个项目带动,每人每年可获得1300元分红。许庄回族村以企业为主体,以规模养殖为依托,成立六个专业养殖合作社,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带动贫困户100户203人,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提前脱贫。(李艳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