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埇桥区市场监管局按照省、市工商局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放管服”工作重心,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推进消费维权协同化上下功夫,不断拓宽12315消费维权渠道,健全12315消费维权体系,多措并举全力打造消费维权工作升级版。
一、健全工作机制,提升维权效能。
一是全面落实12315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工作,做好互联网投诉举报案件的督办、催办、统计分析和运行保障工作,确保互联网投诉举报渠道的通畅、有效,切实发挥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消费维权服务。二是健全市场监管部门应急执法制度,形成重点投诉举报案件快速反应机制,重点对需要在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的投诉举报案件、涉及消费安全的重大申诉举报案件进行快速应急处置,及时处理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提高消费维权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12315行政执法体系综合效能。三是对各市场主体一定时期内被投诉举报的情况进行准确统计和分析,切实做好数据强制关联工作,将12315系统中被投诉举报主体与企业登记系统中市场主体经济户口强制关联,切实提升投诉举报数据准确度,定期发布12315数据分析报告,根据热点适时发布“消费提示”和“消费警示”,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消费指向,确保安全消费、放心消费。四是推动全区消费维权“诉转案”工作,通过行政调解与行政处罚的有效衔接,构建消费者投诉信息转化为行政处罚案源的运行机制,重点对涉及民生问题、敏感热点等问题进行快速有效查处,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规范相关行业依法进行商业竞争行为。
2017年埇桥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共受理各类消费纠纷的投诉共计300余起,主要集中反映在:购房合同、汽车售后、家庭装修、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家用电器安全、物业纠纷、美容化妆品等,现以成功调解、办理结案298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800万元。2017年埇桥区消保委调解的“商品房也有“质保期” 购房者应注意维权”、“酒瓶爆炸伤人手 消保委调解助维权”等7起案例被中国消费者协会编入“典型案例汇编”,被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网络系统平台录选案例近30余起。成功调解“4S店售车违约”、“上河城.外滩”售房认购书等在地方影响较大的群体投诉近十余起,对埇桥维稳和市场净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推动社会共治,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一是加强网络建设,完善维权体系。有效发挥“五进”站点作用,在乡镇建立消协分会,在行政村设立消费者投诉站点,最大限度延伸基层消费维权前沿触角,让消费纠纷解决在企业、化解在源头,使消费维权案件能够就近、即时、高效地进行化解,做到“机构不断层、责任不缺失、维权在门口”。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消费环境。联合政府职能部门和各企业代表,举办3? 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大型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广泛宣传年主题,开设消费维权专场,现场处理消费投诉,为消费者维权支招。活动当日还将组织多家知名企业,在活动现场开展诚信倡议,并进行诚信宣誓,扩大宣传效应。组织开展进社区、进校园消费教育讲堂和知识竞赛,开展消法讲座课堂,对消费者进行消法讲解。2017年区市场监管局先后在三八街道、南关街道、宿州学院、九中等举行了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受理群众投诉咨询100多人次。积极加强消费引导,开展消费调查,及时发布消费提示、警示,2017年埇桥区利用报纸、期刊、网站发布原创消费警示9篇次,其中“圣诞节消费防“陷阱”、““双十一”抢购 勿忘“六看””、“选购使用电动平衡车消费警示”等消费警示被广泛转载。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健康、文明消费理念,与诚信入盟企业联动,开展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倒逼入盟企业加强自律、诚信经营,督促生产者、经营者提供合格商品和优质服务。
三是加大12315品牌宣传力度,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区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民众知晓度和关注度,将埇桥区消费维权的好做法和取得的成绩等内容及时推送,通过各种形式让消费者了解最及时的警示信息,避免上当受骗,不断提升12315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强化市场监管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加强对于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汽车配件、服装鞋帽、农资等重点领域和重要消费品的质量抽检和监督检查,制定了以汽车配件、成品油、家具建材、儿童服饰、实木地板、电线电缆为重点的流通领域商品监测计划,有重点、随机开展商品抽查活动。二是开展合同格式条款整治活动,全面排查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着重加强对“职业举报人”、群体性投诉举报受理处办工作的指导及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指导、行政约谈工作机制。
2018年埇桥区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适应品质消费需求,创造品质消费环境,以品质消费需求倒逼供给侧品质提升,为释放中高端消费潜力创造条件,结合“两节打假”专项行动,牢固树立消费者至上理念,更新维权方式,加强社会共治,采取更加有效措施,积极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杨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