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运河畔,虹乡八景里。这个坐落在安徽省东北部的小县城,长期以来,在如何利用远程教育打通乡村振兴的“任督二脉”上不断开拓创新,主动适应乡村振兴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共建机顶盒模式远教站点278个,互联网拓展远教站点17个,全面消除乡镇(开发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远教“空白点”,精心打造“远教+”模式,用远教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为共同小康培育内生动力,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小康路”!
远教+技能培训: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近日,笔者跟随泗县电教中心工作人员来到屏山镇远教学用示范基地,刚一下车,就看见十几个群众正忙的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年初就在基地干活了,到点下班,工资按月发,还能照顾家,别提多好咯!”58岁的韩金侠是泗县屏北村的村民,如今通过村里远教站点学习的技术,在基地务工。“以前俺们都是靠在墙根晒太阳,等着送钱奔小康,现在不一样了,把土地租给基地,每亩1000元旱涝保收,在棚里干活每月2700元,干一份活可以领土地分红和劳务工资‘双份收入’,这活越干越有劲儿!”
屏山镇党委书记仝鲲鹏介绍说:“基地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结构分为课堂培训、专家培训、‘田秀才、土专家’带动培训、技术人员拓展培训等4个层面,培训由站点负责人组织开展,由镇农经站主要负责人牵头,各业务骨干分工协作完成。”
同时,该基地推行远程教育节目预告制,并根据群众“点题”需求,将培训内容刻录编成参考资料、摘录成“明白纸”,免费提供给种植户等,全方位提升培训效果。该基地自建成以来,开展技能培训10次,培训200余人次,辐射带动就业创业80余人,充分发挥了学用示范带动作用。
泗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向笔者介绍:“泗县采取‘站点+基地+农户’的教育培训模式,将远程教育站点搬进‘大棚’,定期培育基地负责人、技术人员、务工农民,及时传授现代化生产技术,切实増强了党员群众发展力和理解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远程教育为他们送去了‘金刚钻’。”
远教+学教活动:从“袖手看”到“主动干”
“白天农民忙干活很难聚齐,我们就利用远教广场把授课时间安排在晚上,每月两到三次,用身边人、身边事宣讲乡村振兴、创业经验、脱贫致富、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相关内容,结合村民的特点和需求,为村民量身定制菜单式的课程和视频,很受欢迎。”泗县巩沟村驻村工作队长张磊说。
“以前,一直想干,不懂技术,不了解行情,心里总是担心害怕,没办法,最后选择放弃,后来,通过远教节目学到了最新的种植技术,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在村里党员干部的帮助下,我在产业园里搞起了‘水果’山芋种植,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现在一年纯收入达2万多元,我现在是越干越有信心,明年我还要扩大规模,大干一场!”泗县黄圩镇王宅村王梅英信心十足地说道。
在泗县胡陈村,省农委选派第一书记李诚结合全村实际,用电教文化广场播放露天电影来激发群众的干事创业激情。从去年8月份开始,坚持每周为大家播放1-2次有关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红色革命等有关题材的励志电影已达80余场次。
“算一算,来这里已快两年,最大的感受,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外在力量让群众的心热起来,通过远教文化广场组织的学教活动,让群众们真正树立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把‘要我富’变成‘我要富’,把‘帮我富’变成‘我能富’”胡陈村驻村工作队长李诚感慨的说道。
泗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通过远教文化广场播放“泗州先锋”和“争创五面红旗”专栏,先后推播先进典型35个,其中伤残老兵赵贤军当选中国好人,2名选派干部获得全省‘优秀选派帮扶干部标兵’称号,示范村示范户“扛旗授牌”实现全覆盖,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强大的看典型、学典型、当典型的浓厚氛围。
远教+电子商务:让乡村“钱景”更广阔
抓好学用、发挥作用,是远程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远程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泗县远程教育牢牢抓住学用这个关键,通过积极发展远教电子商务,搭建电商平台,让农村“钱景”更广阔。
“我家今年种了两百亩的葡萄,要搁以前,摆摊零售、联系买家,腿都跑细了,还难卖上价。”在草庙镇通海村产业扶贫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李洁玲一边用手机处理网上的订单,一边喜滋滋地告诉笔者,“现在,我只要动动手指,‘洁玲’葡萄就能畅销全国。”
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李洁玲说这得多亏了在村里远程教育课上学习的电商培训。“我对电商有了些了解后,便想着借助网络扩大土特产的销路。”李洁玲告诉笔者,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在她的帮助和带动下,全村1230户村民发展水果产业而脱贫致富,更先后成立了“龙海”、“广军”两个水果产业合作社。
“远教+电商+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不仅帮助贫困群众打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也给了李洁玲更多回馈贫困群众的“底气”,合作社先后与3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用工协议,并将田管、包装和物流发货等工作交由贫困户做,取得了良好的带动效果。
泗县因地制宜,创新产业链学用模式,采取“远教+电商+合作社”等运行模式,有力拓展了远程教育网络效能,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远程教育的“红利”。
据统计,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以来,搭载远教平台,泗县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18年全县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28亿元,其中网络销售额8亿元;快递业务量1800万件,其中寄出件800万件;获批省级示范镇1个,示范村7个,示范点9个,示范企业1个,现在的泗县,远教电商已成为打开农民群众致富之门的“金钥匙”。(史宇 王文海 朱小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