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重视聚焦主业主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7月29日,市纪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徐礼国在会上强调,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主业主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加大纪律审查力度,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推进巡察全覆盖……语言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
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市委“一手抓转型发展,一手抓党的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的决策部署,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集中精力解决积案,快查快结新立案件。
2011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7728件(次),处置问题线索4289件,立案查处1848件,其中县处级102人,结案1513件,处分1415人。特别是2015年以来,全市纪律审查工作力度加大,新立案件和结案率同比大幅上升,共处置问题线索1506件,新立案件1226件,结案1091件,处分1009人。对市直和县区34家单位45名市管干部予以相应党纪政纪处分,有的移送司法机关;查处了一批贪污农民补偿款、挪用集体资金的“蝇贪”式基层干部。
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充分体现了市委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决惩治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市纪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协助市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每年初,及时提出全年反腐倡廉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并将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各级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机关;围绕整体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和惩处等各项工作,督促各级党委(党组)领导认真履行“一岗双责”。
“四风”整治关乎党风民心。2015年以来,市纪委按照市委的部署,加大了“四风”问题整治力度,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六轮作风建设专项督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64起, 对用公款购买购物卡的11家单位21名责任人予以党纪政纪处分,集中通报典型案例。2015年以来,市纪委加大了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查处“四风”和腐败问题270个,涉案金额1255万元,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61人。2016年,市纪委牵头对党政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和“酒桌办公”开展专项整治,对全市5879名科级干部和812名处级干部是否存在违规经商办企业进行了认真核查。
市纪委注重抓廉政教育,持续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全市共创建廉政文化示范点68个,其中省级35个。2015年,市纪委协助市委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集中开展了“实现廉洁发展”专题教育活动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今年5月24日,市委召开千人大会,市纪委通报了2015年8月份以来查处的27起典型违纪违法案件。
市纪委继续深化“三转”,推进纪检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度,消除制度真空,防止“破窗效应”。选择凤台县试点成立派驻乡镇纪检监察室,效果明显;对市纪委监察局参加的114个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3次清理调整,确保了纪委突出主业,履行主责;协作办案对接顺畅,市纪委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制定协作规则,适时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同公、检、法和审计机关在交流沟通协作上无缝对接。
市纪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淮南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在即,市纪委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将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进一步强化纪律审查,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进一步纠正“四风”,扎实开展作风整治;进一步推动反腐向基层延伸,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进一步加强巡察监督,大力推进巡察工作全覆盖;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为淮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作者:刘银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