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春到草木知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5/3/6

——记淮南市焦岗湖新华种猪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华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草木逢春又一季,新华公司谱新篇。”今年,淮南市新华种猪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华在创业15载后,终于迎来了春天!

坚强、不怕辛劳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信念一直支撑着她度过每一个寒冬,迎来又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和万象更新的新局面。

历经坎坷百折不回

淮南市新华种猪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华是淮南市第九届人大代表。2000年,新华种猪有限公司落户于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焦岗湖科技园内。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养猪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她便买书学习、请教专家,晚上索性就睡在猪舍里观察猪的生活习性,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从艰苦创业到如今新华万头养殖基地的建成,这一路走来,经历了水灾、行情波动以及疫病预防等等问题。

2000年至2003年,新华种猪有限公司已从原有的37头种猪的基础上发展到了固定存栏6000多头的规模,当时固定资产已达1000万元,此时的养殖规模已是淮南市最大的养殖规模企业,当她对自己的养猪事业满怀信心时,一场洪水突如其来,区领导安排她及时搬家,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不得不把所有大大小小的猪搬到一个废旧的工矿去,由于情况紧急,搬猪用的车是工程车,很多猪被砸断了腿,小猪被压伤、甚至被大猪踩死……“只有把种猪保护好,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以后才能把事业重新做起来!”就这样在六月的暴雨中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在那个陌生的地方她蹒跚着去找木匠,连夜赶工买木头做食槽、水槽,又雇大批工人把各年龄段的猪分到废旧的工人宿舍里,就这样在没有任何养猪条件的破旧工矿上挨过了将近8个月。

义无反顾敢为人先

新华公司向集约型、科技型、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发展,从而带动更广地域、更多农户共同致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农村的繁荣文明。

该公司投资3000万元,新建一个占地32600平方米种猪育种基地,固定资产3000万元,现存栏种猪1050头,后备种猪120头,2012年,公司共出栏种猪及商品猪20000头,向农户提供优质种猪8000头,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元,利税200万元,是淮南市一流的现代化种猪场,硬件设施和种猪品质均属行业前列,有人员智能微波消毒系统、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人工受精实验室、畜用空调、地暖,每栋猪舍都装有监控,有5位专科毕业并经过上市公司培训过的专业人才管理猪场。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一个集技术服务、大型沼气发电和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特色型、生态型、科技型、综合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淮南市最大的种猪繁育企业和最大的商品猪养殖基地。

共同致富泽被乡亲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杨新华圆了自己致富梦的同时,没有忘记身边的乡亲,几年来,她向周边及家乡群众以成本价销售仔猪3万余头,种猪4000余头,并向100多户特困户免费送养仔猪扶持他们。对养猪户进行上门技术指导、不定期培训等手段,引导他们科学养猪,并且在2006年针对养猪密集的村庄全部实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对养猪户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流程、统一销售的统一经营模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几年来,杨新华共扶持和带动周边群众8000多户,每户均增收2600元,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

十年漫漫养猪路,有困难、有坎坷,也有鲜花和荣誉。在省农委、淮南市农委等有关领导的支持和杨新华的一番努力下,如今养猪场已达到年出栏2万头的规模,现有大型养殖基地两个,安徽省种猪测定中心测定该公司3070号公猪外形评定第一名,淮南市唯一的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唯一的专门从事种猪育种的省级良种场。

作者:刘银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