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扶到点子上 暖在心窝里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8/12/29

“今年萝卜行情真不照。俺家今年收了1万多斤,在地里等着人家来收几分钱一斤都卖不掉。”近日,在市司法局扶贫“双包”村——毛集实验区张王村,贫困户张大爷说前两个月萝卜大丰收时,看着就要烂在地里的萝卜,他急得直上火,“多亏了扶贫工作队想点子帮我们卖萝卜!”现在他的萝卜都卖出去了,挣了2000多块钱。“扶贫真是扶到了我们心窝里!”

张王村地处淮河岸边,具有独特沙质土壤,适宜种植萝卜。萝卜种植也是当地传统特色种植产业,2018年萝卜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但是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加上市场总体供大于求,价格太低,该村近千万斤萝卜卖不出去。

面对张王村萝卜大面积滞销难题,帮扶单位——市司法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成专班人马,及时掌握萝卜种植生产及滞销的第一手资料,了解村民的现实所需所求,动员全系统参与进来。该局驻村扶贫工作队3名同志更是急村民之所急,召集村民座谈,汇集民智民力,共商销售对策,及时协调省级、市级媒体采访报道,多方奔走呼吁村民的困难,力求扩大社会知晓度。与此同时,工作队协助村里种植大户打造鼎焱农场电子商务平台,全力为村里的3家萝卜交易行做好场地、运输等服务工作,并鼓动省内外蔬菜批发商,有关餐饮、加工企业,爱心企业和人士参与购买,全力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

张王村萝卜滞销问题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购买“爱心萝卜”一时间成为这个冬天里人们热议的话题。市司法局系统率先购买2万斤,并向东方医院集团、中石油、新世界休闲生活广场、淮南电信等单位集体推销近100万斤;向河南、山东、江苏以及合肥、滁州、阜阳等地销售近500万斤;通过鼎焱农场电商平台销售100多万斤。扶贫工作队还创新思路,在中石化淮南石油公司15座加油站便利店设置站点,销售了4万多斤“爱心萝卜”。
“目前我们村萝卜总销售了八九百万斤,23户贫困户所产萝卜已基本销售完毕。”张王村党支部书记周传霞高兴地告诉记者,萝卜销售一事,锻炼了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队伍,也增强了村里1000余名村民的凝聚力向心力,赢得了民心民意。

脱贫攻坚是一场不得不打、必须打胜的硬仗。近年来尤其是2018年张王村整村脱贫出列冲刺阶段,市司法局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抓好村党支部建设,培养村里主心骨、致富带头人,努力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围绕“新、特、优”,培植特色产业;为村级活动场所地面硬化500余平方米,安装价值3万元的户外健身器材,建成150平方米党员活动中心;建成3座共计150kw村级光伏发电站,村集体收入达10余万元;为6户贫困户安装户用光伏电站、10户贫困户集中建成30kw光伏电站,每年户均增加2500元左右经济收入;申请40.88万元扶贫专项资金流转70亩土地,种植白杏等果树,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万余元;新建2条水泥生产道路、3条水泥生活道路,30余座太阳能路灯,2座公厕;村民全部用上了深井自来水。同时还注重将法治与扶贫有机结合,号召全市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者募捐扶贫善款20余万元,推动成立“淮南市扶贫法律服务团”并定期赴村开展法律服务,在路灯杆、墙体等设置大量法治宣传标牌,增强了全村干群法治获得感……

一项项脱贫举措、一件件惠民实事、一桩桩聚民好事,温暖着扶贫对象的心窝,更坚定了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下一步我们要把脱贫攻坚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行动相结合,积极动员群众强化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真正促进农民丰产又丰收。”市司法局扶贫工作队队长李广化表示,他们将继续用心拓宽致富路、搭建致富桥,带领全村群众在振兴乡村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快。

作者:何婷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