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将今年确定为“营商环境优化年”,是对我市经济社会面临的发展瓶颈精准发力,是持续净化投资环境、激活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重要举措。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抓营商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长期作战的思想,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壮士断腕、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市发改委将紧紧围绕“抓项目、盯指标、当参谋、优服务、重规矩、养正气”的职能定位,增强担当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勇当优化营商环境先锋。
坚持问题导向,抓项目。以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转化率为抓手,全面落实“四督四保”、重大项目建设月通报制度,坚持做到健全重大项目层级调度机制、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六个一批”推进机制,建立一个项目一张表,聚焦项目建设中突出问题,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协调服务。坚持一事一议原则,明确责任单位,限时办结,为投资项目的落地建设清障,着力推动项目提质提效。
坚持发展至上,盯指标。牢牢把握发展主旋律,发扬“钉钉子”精神,紧盯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等省级考核指标和市级相关发展指标,排出序时进度,按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要求,加强指标调度,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等工作,查找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围绕大局,当参谋。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和年度目标任务,当好市委、市政府参谋助手。重点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市情认识,将上级政策与淮南实际有机结合,让政策落地生根、惠及人民。广泛了解外情,注重学习吸收国内外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以更开阔的视野、更高的站位,积极建言献策。
坚持效率优先,优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就是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以简政放权为先手棋,以清除隐性障碍为重点,按照能放则放、能简则简原则,完善联合审批、并联审批、网上审批等制度,继续推行投资绿色通道和行政审批代办制度,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一口受理、网上运转”,力求将企业的审批周期压缩到最短,营造更加公平、更具活力的市场环境。
坚持心中有畏,重规矩。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持按法规政策办事,按程序流程办事,按法律的主旨精神创新担当办事。要立足自身职能,完善清单制度建设。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强化权力运行监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工作,通过网站公布委领导及各科室的职能职责、办事流程、行政执法等信息,便于广大群众查阅及接受群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公仆意识,养正气。建立既“亲”又“清”新型的政商关系是做好优化服务“乘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在与企业的交往中,既要和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积极作为、自觉服务,又要洁身自好,守住底线,保持清正干净的关系。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和工作生活作风,以实际行动塑造“阳光发改、廉洁发改”的良好形象。
市场经济说到底是候鸟经济,哪里的营商环境优,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综合成本低,企业就到哪里发展,资金就往哪里聚集。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一个地方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乎所有企业和社会成员,关乎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和成效。切实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淮南转型提速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有力突破口牢牢抓在手里,以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重大项目、集聚创新资源、倒逼改革深化,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淮南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
作者:戴宜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