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磨砺十年求发展

2020年1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4/12/24

——淮南首创打造供排水一体化标杆企业纪略


2004年12月23日,在淮南市公用事业史上是值得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北京首创股份与淮南市供水公司、排水公司资产重组,成立了淮南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的淮南首创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在淮南这片热土上焕发出新的面貌。


改制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淮南首创公司一直坚守“让政府放心、让社会用户满意、让全体员工满意”的承诺,以安全生产、保障优质供水、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目标,勤奋创业,业务拓展迅猛,现有自来水厂6座、污水处理厂3座,供水设计能力45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污泥处置能力100吨/日,在全省同行业中首次实现供排水一体化。资产总额由改制期初的1.8亿元增加到2013年底的9.1亿元。2009年,依靠自身承债式收购了淮南市西城水务,形成了东西部供排水一体化运营的新机制;2011年,北京首创股份与淮南市山南新区管委会签署了《淮南市山南新区水务项目合作协议》,淮南首创水务公司进入了“东部城区、西部矿区、南部新区”三足鼎立的水务发展新阶段。


加大投入,改善供水环境


淮南城市地形呈狭长地势,东西跨度较大,城乡交错为城市主要特点,改制初期接收的老旧小区,由于小区使用的材质多为非国家标准材料,爆管、裂管时有发生,区域性漏失情况较为严重,这些漏失造成的损失均由首创水务承担。为确保城市正常供水,确保用户水压,淮南首创根据市场需求,加大设备技改的资金投入。2009年投入资金500万元对洞山东路上千米玻璃钢管道进行修复,解决了大通居仁村、铁合金厂近五千户居民吃水难、水压低的问题;2010年投入资金6000万元启动西部城区居民供水户表改造工程,9.2万户矿区居民彻底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水,解决了该地区自淮南建市以来长期存在的定时供水问题,改善了西部城区居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2013年按照国家十二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要求,先后投入资金8600万元对第一污水处理厂和第二污水处理厂分别进行提标改造,出水完全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2014年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先期投入4000余万元积极筹建山南新区自来水建设项目,水厂取水水源一是来自大别山,二是来自西部瓦埠湖,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保证山南政府部门、单位工作及居民用户的生活用水,使得山南及南部地区广大用户吃上大别山优质水源。十年来,淮南首创总共投入数亿元实行技术升级和管网改造,有效改善了我市供水的硬件环境。


强化管理,确保水质安全


首创公司始终将水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重新制定了应急预案,采取多水源优化调度。当遇到大面积停水或者水源污染时,西部瓦埠湖水源实行西水东调,确保水质安全;投资2500万元竣工投产“国家十一五水专项——淮南子课题淮南首创第一水厂2万吨改造示范工程”,采用强化常规+深度处理的方案,能够有效的保证水质稳定达标;从战略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投资1200万元承接了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项目淮南市污泥处置工程;与此同时,首创公司斥资400万元建成淮创水质检测中心,严格按照106项新国标要求,全面提高检测能力。购置了进口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高效荧光显微镜等大型分析仪器,加大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检测,使水质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目前,公司出厂水、管网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9%以上。


面向用户,提升服务水平


“更好的为市民服务”是淮南首创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为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淮南首创公司在今年9月份投入60余万元完成了热线呼叫系统升级,提高了线路的稳定与通话质量,确保24小时热线(2608000)在线服务。当遇到大面积突发性、计划性停水维修时,提前通过手机短信、新闻媒体发布储水提示,必要的时候对居民密集生活区调用消防车辆采取临时供水。


在不断提高完善客户服务中心工作的同时,为方便用户缴费,淮南首创公司分别在百姓交费需求密集的地方分别增设营业服务窗口,截至目前,全市东西部供水缴费网点由原来的4个扩大到现在的11个;为提升服务水平,公司增加抢修队伍,成立“夜游神查漏班”、“及时雨便民服务队”和“连心桥供水抢修队”,深入用户排忧解难。


“宝剑锋自磨砺出”。十年奋斗,十年发展。淮南首创近千名员工肩负着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重担,在“倾力打造淮河流域供排水一体化标杆企业”的征途上继续前行。



作者:张鹏 张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