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突出重点力攻坚

2020年11月16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5/11/2

——四论贯彻落实全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精神

全力打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主动仗,是淮南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调转促”“4106”行动计划中,“10”乃破题之笔,首要之攻。为此,我们要以10大重点工程为抓手,突出重点、全力攻坚,以重点突破之功,收激活全盘之效,打造淮南经济转型发展的升级版。

突出重点力攻坚,必须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以创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抓手,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到2020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形成支撑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必须要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促进企业兼并重组,重点支持煤矿机械电子、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以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实施兼并重组,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到2020年,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非煤电产业销售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必须要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编制服务业五年发展规划,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集聚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精细化发展。到2020年,建成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0个,服务业占经济比重达40%,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力争达到30家。

突出重点力攻坚,必须要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围绕打造特色精品农业大市、有机生态农业强市的目标,实施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到2020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00家、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数量达到100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00亿元。必须要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创新型城市转变。力争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及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300家,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达到500亿元;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00家。必须要发展民营经济提升工程。要壮大企业规模,到2020年培育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0家,1亿元以上工业企业200家。要推动民营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加强企业帮扶指导,加大担保公司建设,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和环节,到2020年,全市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提高,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

突出重点力攻坚,必须要发展园区转型升级工程。坚持集群发展、绿色集约、产城融合、示范带动,努力实现园区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速度数量向速度数量与质量特色并重转变。到2020年,全市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必须要发展县区经济振兴工程。坚持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断释放发展活力动力,奋力推动县区经济加快发展,到2020年,县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与全市实现同步增长,超过50%的县区经济总量突破200亿元。必须要发展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计划,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行动,大力推进商标品牌建设,推动“淮南产品”向“淮南品牌”转变,向“中国品牌”升级。到2020年,全面建成全国防爆电器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0个,力争中国驰名商标超过6个。必须要发展人才支撑建设工程。完善培养措施、创新引进方式、改革评价机制,到2020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以上,为煤炭、电力、化工、机械、医药等支柱产业培养高端人才5000人,为各类园区、产业园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3000人。

我市当前正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不利因素,唯有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把握重点、迎难而上,在转型发展中实现凤凰涅槃,在“调转促”中实现浴火重生,方能打破困局、突出重围,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