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树立脱贫标杆 发挥龙头作用

2020年11月16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7/11/20

11月15日上午,寿县板桥镇邹祠村贫困户陶善全冒着浓浓的晨雾,骑着三轮车来到邹祠村村部,为市粮食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支“两委”送来上书“真扶贫 扶真贫”的锦旗,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陶善全是寿县板桥镇邹祠村上郢村民组2017年拟脱贫户,他本人身患二级残疾,儿子患有肾病,无法干体力活,常年依赖药物维持,每年的医药费用要近10000元。按照“识别到位,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市粮食局驻村工作队和该户帮扶责任人针对陶善全家庭实际情况,为他量身定做了“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计划,采取“四带一自”模式,由企业带动陶善全家发展养殖业,实现脱贫目标。陶善全用小额贷款5万元扶贫政策等,采购了300只大白鹅鹅苗,市粮食局无偿为其提供50多只鹅苗,协调寿县“向天歌”开发有限公司入户进行技术指导,传授防疾知识,并帮助销售。目前,所养白鹅将近售完,仅养殖白鹅当年收入达到6万元,产业带动补贴获6000元收益。

陶善全家享受低保政策,新农合由县卫计委代缴,儿子的医疗费享受“351”和“180”政策,国家又给了他家20000元的危房补贴,用于危房改造。面对一系列扶贫政策带来的收获,陶善全对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激动地告诉记者:“有党的好政策和大家的帮扶,我不仅要实现脱贫目标,还要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市粮食局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金新为陶善全身残志坚、勤劳致富的行为而深受感动,有感而发,勉励陶善全:“身残志坚人高尚,扶贫政策添力量。起早贪黑养鹅忙,勤劳致富做榜样。老陶脱贫精神爽,献上锦旗感恩党。”工作队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老陶,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现在,陶善全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鹅脱贫榜样。

和陶善全一样成为脱贫榜样的还有贫困户王怀明。王怀明是邹祠村北桥村民组2017年拟脱贫户,儿子王玉龙智力残疾,爱人余福荣患有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针对王怀明家庭情况,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为其制定了精准帮扶措施,发展特色种养业,共养殖白鹅260只,市粮食局无偿为其提供50只鹅苗,养鹅纯收入近3万元,获得产业发展补贴资金6000元。通过种植4亩席草,可实现收入2万元左右,仅发展特色种养两项帮扶措施,王怀明今年就可以顺利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驻村工作队结合当地特色种养业实际,充分发挥当地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记者在寿县板桥草制工艺品有限公司看到200多名农民正在筛选席草、染绿、烘干。该公司负责人王永柱告诉记者,板桥镇是全国最大的席草种植基地,在全国四大席草基地中产销量第一,能带动周边4000多户农民致富。

在寿县“向天歌”白鹅开发有限公司100多亩的养殖水面上,该公司为20多户贫困户代养的1000余只白鹅长势喜人,100多亩鹅苗草能提供充足的饲料。该公司负责人王俊邦告诉记者,他们每年孵化10万只鹅苗,均以低于市场价的10%提供给贫困户,采取“四个统一”的模式,一条龙服务,确保每户贫困户每年有近4000元的收入。   

在宏虎米业公司,记者看到排队售粮的农户。由于今年秋粮在收割期间雨水较多,影响了农户晾晒,工作队积极协调宏虎米业公司充分利用水稻烘干设备,开足马力来解决群众售粮难题。正在售粮的邹祠村农户邹多根告诉记者:“多亏了工作队的帮忙,不然很多稻谷就要发霉了。”宏虎米业负责人高德宏告诉记者,目前已通过烘干收购农户稻谷近3000吨,为群众减少损失近100万元,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驻邹祠村扶贫工作队的李峰告诉记者,树立脱贫攻坚的标杆,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就能激活一池春水。现在,有很多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都以陶善全、王怀明为榜样,注重自身的“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目前,通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精准扶贫措施,今年将完成邹祠村54户126人脱贫,邹祠村贫困村出列任务。

作者:刘银昌  汤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