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足绣花功夫 做实精准脱贫

2020年11月16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8/9/11

——谢家集区坚持问题导向决战脱贫攻坚

“早上好,老李,昨天这场雨下的挺大,家里的房子怎样,漏不漏雨呀?”

“孩子上学,该享受的教育扶贫资助都到位了吧?”

“最近持续高温,千万要注意防暑降温、保重身体啊。”

日前,记者在谢家集区孙庙乡李咀村走访时看到,该乡的贫困户信息采集员王宁一大早就来到了贫困户李方忍家里进行走访、采集相关信息。

“为确保扶贫数据信息更加真实准确,管理更加规范高效,打牢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实现精准扶贫、精准管理和精准脱贫,我们制定了《孙庙乡脱贫攻坚贫困户信息采集员制度》。”孙庙乡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信息采集员由乡政府机关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采集内容包括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及住房、教育、健康、低保、就业、产业和惠农政策等精准扶贫措施落实情况。”

“贫困户信息采集员制度是谢家集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精准扶贫决策部署,以‘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夏季攻势’的一项具体举措。”谢家集区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当前,全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谢家集区将举全区之力,下足‘绣花功夫’,做实精准脱贫,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谢家集区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全面落实《谢家集区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和“市县抓落实、工作到村、帮扶到户”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和包保体系,明确区、镇、村以及行业部门单位职责,建立健全“单位帮扶、干部驻村、整村包保”机制,做到了乡镇、村、户联系包保“三个覆盖”,形成了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帮扶责任体系。同时,围绕全区脱贫攻坚重点工作,谢家集区以加强扶贫干部培训教育提升能力素质为主线,常态化组织各帮扶单位、乡镇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和村支部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村级扶贫专干等开展了各类业务培训4期246人次。

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围绕省市通报的共性问题、省市督查反馈的问题、区内自查互查的问题,谢家集区举一反三,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查细节、夯基础、促提升”专项行动工作,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贫困人口识别与退出、脱贫攻坚责任落实、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帮扶工作、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边缘户致贫脱贫户返贫等6个方面24项问题,该区印发了《谢家集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情况月报表》、《谢家集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到户问题清单》,各乡镇及相关部门细化责任分工,注重“见事、见人、见项目、见资金、见线索”,对照专项排查整改工作重点,逐一排查问题线索,收回问题清单1299份,共梳理清查出6大类1628条问题并逐项建立问题清单,分类制定专项方案,实行条块化分工、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深入推进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已落实整改1387条,整改完成率达85.2%,剩余问题正按照整改方案有序推进。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围绕减贫目标,谢家集区坚持“一户一策一方案”,明确主攻方向,统筹推进产业、就业等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完善修订《谢家集区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办法》和《谢家集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奖补办法》,截至目前,共有196户贫困户申请特色种养业补贴32.98万元,特色种养业扶贫指标已全部达到年度目标任务。同时,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特色鲜明、效益显著专业村”的思路,该区坚持以乡村振兴引领产业扶贫,大力实施“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战略规划,围绕龙虾、草莓、葡萄、食用菌、瓜果蔬菜等农业产业点面结合进行布局,建设了孙庙乡龙清湾稻田龙虾养殖基地、杨公镇草莓种植基地、孤堆回族乡蔬菜大棚基地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作者:柏发涛 苏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