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物价部门扎实推进物价工作纪实
价格是度量民生冷暖的温度计,物价稳则民心稳。去年以来,市物价部门以“维护群众利益、服务经济发展”为重心,主动适应新常态,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价格环境。
“民生问题涉及千家万户,解决好民生问题,不仅事关社会稳定,更事关经济发展。做好民生价格的‘代言人’和群众利益的‘守护者’,是我们物价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市物价局负责同志这样告诉记者。
秉持着这一理念,2017年,市物价部门紧紧围绕服务社会民生、服务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推进经济建设进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深化“放管服”,助力政府职能转变。市物价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最大限度地放权给市场和企业,放开了食盐、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停车设施收费、汽车客运票价等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目前已有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全面清理涉企收费项目,五次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先后取消和停征了2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完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收费清单,建议政府废止了相关文件,预计每年减轻企业负担1.3亿元。
——着眼于“管”,管得及时有效。根据省物价局的统一部署,我市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行业协会等领域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开展重点检查,上缴财政1400余万元。取消一批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年减轻企业负担1.2亿元。对保留的市级价格行政审批项目,全部进入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实现了“网上全流程审批”,推进了行政审批提速增效。积极探索和创新监管方式,对全市11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医疗服务价格“双随机督查”。
——致力于“服务”,服务得快捷到位。市物价局及时公布了市级涉价22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面提升对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包括市场调节价收费事项的监管能力和水平,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全面清理中介服务事项231项,减轻了行政相对人负担。同时,对清理过的公共服务、中介服务情况实施跟踪问效。致力于打造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国家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在年底前完成对保留的市、县定价部分涉企收费项目按照不低于20%的幅度降低收费标准。
——聚焦“去降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费减负,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了地方铁路局对专用线企业的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切实减轻了下游实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推动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对全市金融机构的资金的“通道”和“过桥”等环节收费进行规范,严格规范商业银行收费行为,落实降低刷卡手续费政策和明码标价制度。审慎稳妥,促进绿色发展。通过推进直购电交易,帮助“淮南谷”等高新企业暂缓执行峰谷电价等,每年减轻企业负担1.6亿元。推进交通运输价格改革,对农村道路客运、抢险救灾、定线旅游客运及已经具备竞争条件的道路客运班线实施市场调节价。补好短板,提升群众获得感。在全省率先开展按病种收费工作,按照“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原则精选病种,率先确定3类11个病种在全市公立医院推行。目前,我市又新退出64类100个病种及标准开始推行,既降低了患者支付费用,又实现医保资金支出零增长。减免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本费和作业本费,实现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零收费”政策,年减轻学生家长负担2200多万元。
新时代昭示新使命,新征程须有新作为。2018年,市物价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职尽责、锐意创新,持续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着力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深化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领域价格改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动稳价安民工作迈向新台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作者:周莹莹 汤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