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祛病除垢敢向行风问题“开刀”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4/8/7

动真格,出实招,转作风。我市道路运输行业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社会关注的热点现象立行立改———祛病除垢敢向行风问题“开刀”

在主城区查处非法客运车84辆,集中查处高铁淮南东站附近出租车违规行为,对道路货运超限超载加强源头管理,为4万多名从业人员集中换证简化程序……市运管部门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切实聚焦行业作风中的问题,对症下药,使立行立改直达病灶,以此着力树立我市道路运输行业的新形象。

全市拥有客运线路202条、客车977辆;出租车公司17家、出租车3411辆、从业人员6000余人;市区现有4家公交企业、运营线路43条、公交车828辆;还有同样庞大繁杂的货运行业、维修行业、驾培行业等等。一张张城市流动的“名片”、一个个城市服务的“窗口”,与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更具体、更复杂。于是,市运管部门把目光聚焦到了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行风突出问题上,有针对性地力推整改实招。

针对群众反映的“黑车”营运的问题,敢于“开刀”——从6月3日开始,打击非法客运专项行动在主城区全面开展,采取10个定点守候布控与流动跟踪巡查相结合的办法,盯住早晚高峰、午间、夜间及节假日客流高峰时期等,加强管控。截至目前,已有84辆非法客运车落网,在出租车行业内外震动较大,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

走进交通部门停车场,这里放满了被查扣的车辆。有的非法车经过一番伪装,颜色、模样像极了出租车。记者在采访时,正巧遇到3名稽查人员从西部地区执法归来,这次出击当场查扣了一辆非法上路的桑塔纳2000。烈日炎炎,天天上路巡查,他们的肤色明显晒黑了。稽查人员对记者说:“打黑”,最关键的是取证难。常常反复取证,有时耗时多达两天。

打击“黑车”,只是这个行业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的一个缩影。市运管处围绕高铁淮南东站定预案、定人员、定通道、定标识,由专人引导出租车排队等候和乘客排队乘候,集中查处出租车乱停、喊客、拉客等违规行为,保证了现场有序运转。

改进作风,即知即改。不久前,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出租车行业拒载、拼客、车容车貌等问题,以出租车行业为重点的运输市场专项整治活动相继启动,抓实抓深,使出租车行业有了可喜的转变。

重拳出击,从基层反映最强烈的共性问题改起。最近一段时间,市运管处还会同相关部门对无证维修点和非法驾培点进行清理,同时全力做好道路货运源头监管。近期,多部门开展了联合治超一、二号集中行动,并配合公安、城管开展多次路查联合行动,多次夜查货源企业、储煤点,调取过磅记录,约谈违规配载货源单位,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及驾驶员、违法运输企业和非法改装车辆。

改进作风范围,日渐扩大。新增公交车全部使用环保型车辆,省、市际营运班线的中高级客运车比例达到80%以上;在全市所有出租车中均免费安装了白蓝相间的座垫套,并实行了定点定时每周2次的清洗……

敞亮窗口,回应群众期待。运管部门在市政务中心设有11个窗口,事多量大。针对群众反映的管理不规范、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态度不好、工作纪律不严等问题,市运管处以窗口单位为重点开展改进作风专项行动,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进入6月份以来,本市4万多名从业人员资格换证步入高潮,日均四五百人。运管部门便进一步简化换证程序,由原个人办理,改为培训机构统一预约办理,大大方便了群众,省去了个人往返奔波。并且推进实体大厅集中审批向网上审批模式转变,实行线下向线上转变。目前已办理了15000人。

在市政务中心33个窗口单位评比中,有一个颇为显著的变化:今年4月,运管部门窗口获倒数第一,仅得60分;5月,排倒数第三;而时至6月,一举上升到全市第三位。

作者:胡金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