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八公山区美好乡村建设
立冬时节,天气微冷。穿梭在八公山区各村落,一条条水泥路贯穿乡间,一件件“绿色”产品推向市场,一幢幢农家院落错落有致,一阵阵欢声笑语从文化广场传来……农村景色美如画、农家生活醉春风。
近年来,八公山区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通过建设美好乡村,彰显区域特色,放大示范效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富裕——产业铺就幸福路
山多地少、农业人口少、农业产值少、农业产业化基础薄弱,“三少一弱”曾一度是八公山区农业发展面前的“拦路虎”。
建设美好乡村就要打掉“拦路虎”。八公山区立足实际,统筹将全区耕地纳入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规划建设,分散的土地显出“集中”的优势,“粗放”农业向“集约”产业转变。以八公山豆腐文化产业园为基础,打造农产品加工园区;以蔡家湾花卉苗木基地为基础,打造苗木生产园区;以孔集湾水产畜牧养殖、果蔬种植为基础,打造立体种养园区;以乐涧套、南塘景区开发为基础,整合南塘周边休闲旅游资源,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园区。
目前,全区基本了形成3.4万亩稻麦优质田、1.3万亩无公害蔬菜、0.75万亩经果林种植、0.5万亩水产养殖和1000亩苗木基地,基本形成了以豆制品加工、粮油生产、畜禽水产、经果林种植、食用菌生产为主导的农业龙头企业产业群。下郢豆制品、王岗西瓜、淮磷石榴、南塘水蜜桃、林场木瓜、闪冲村板栗、中祝食用菌等在周边地区已享有一定美誉……
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也给农村生产发展带来新活力,为农民群众打开了致富新门路:坐落村口的企业厂房吸纳富裕劳动力进厂务工,农民成了工人;一大批新型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生意人、科技致富的明白人,他们各显其能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步履从容。
文明——乡村新风扑面来
来到闪冲村的文化广场,花木葳蕤,枝叶扶疏,小溪流穿村而过,远处青山衬晚霞。广场内,村民们正在休闲散步、健身运动,十分热闹;活动室内,不少村民已经在象棋、围棋桌上拼搏了多个回合。“以前,除了看电视、串门聊天、打打麻将外,我们就没有其它娱乐活动了,现在可以去广场健身、看露天电影,还能参加村里的文艺表演,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精彩了。”村民闪顺章谈起新生活笑逐颜开。
美好乡村建设不但“富裕”了村民的口袋,更“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休闲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公共电子阅览室、乡镇文化站等文化场所的建设,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放映电影等活动的开展,给村民提供了健身、娱乐、休闲、学习的好去处,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融入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文明户”、“好婆媳”、“改陋习、树新风”等评选活动的开展,使讲文明、树新风、学科技成为广大农民的新时尚,助人为乐、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良好风气渐渐在村民心中落地生根。
和谐——民主管理入人心
今年,八公山区29个行政村都实施了一事一议项目,生产桥修好后,生产、生活方便了;路灯亮化工程完成后,村里夜行人员不至于摸黑回家;村里文化广场修好了,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村民们赞不绝口……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村务公开”最受群众关注,而“村民自治”最受群众欢迎。“现在村里的事,上面做什么、怎么做,通过村务公开,大家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老百姓心里想什么,干部们也都愿意常来听听、问问。”在杨家地村采访时,一位村民告诉我们,特别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大家一起做主、一起出力,感觉什么事干起来都更有劲了!
新农村里种种“生机”与“和谐”的实现,离不开“民主管理”的推动,“民主管理”也正在改变着农村的面貌,更激发了广大农民建设美好乡村的积极性。
作者:何婷婷 缪亚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