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警支队倾力打造“平安、畅通、有序”道路交通环境
1至11月份,我市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同比分别下降20.1%、9.3%、19.7%、39.2%,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今年前三季度,群众对交管工作满意度为91.3%,与2014年同期相比提升2个百分点。
令人鼓舞的“升降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交管部门为构建“平安、畅通、有序”道路交通环境付出的艰辛努力和积极探索。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防事故、保畅通、强安全、讲服务”为主旨,创新管理机制,多做加法乘法,最大力度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突出问题导向,多做减法除法,最大限度减少事故起数和死伤人数,努力实现“事故减少、道路畅通、群众满意”的目标。
创新机制 让考核“爱憎分明”
无规矩不成方圆。年初,交警支队党委班子对下属各大队职责任务、辖区交通违法规律特点等状况进行充分调研,召开10余次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制定下发支队《月度绩效考核办法》,配套实行“月末考核警示机制”,并在支队网站上公示。
“我们做到每月一排序、一考核,发现问题‘减一笔’,有效管理‘加一笔’,用‘活档案’来记录‘安全账’。”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每月的考核通报中,排名末位的交警大队负责人要作“表态发言”,连续三个月排名末位的,支队党委约谈大队全体班子成员。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实施后,大队领导带着干、中队领导抢着干、基层民警有劲干,全支队营造出“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良好氛围,大大提高了警务效能。市交警支队在全省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绩效考核中,始终排在前3名。以打开路 让酒驾“无处遁形”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约27万余辆,由干部分驾驶人安全意识淡漠,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为此,支队坚持以打开路,将酒驾整治与工作绩效挂钩,围剿战、攻坚战和舆论引导战“三战合一”,严厉打击酒驾违法。
开展酒驾整治行动,支队和各大队经常对行动时间和路段进行调整,打破常规格局,确定重点整治区域,令酒驾人员难以猜测交警布警规律,大大增强了实效性。在行动地点上,多选择酒驾发生率高、嫌疑人难以逃脱路段;在时间安排上,不拘泥于固定时段,由各大队错时检查;在勤务机制上,不定期安排各大队异地用警,减少执法干扰。同时,支队还多次邀请媒体记者随警现场采访,现场采访,及时报道整治工作,曝光酒驾案例,让更多市民知晓酒驾后果危害,自觉做到“饮酒不驾车”,积极举报酒后驾驶线索。今年以来,全市已先后查处酒驾3607起,其中饮酒驾驶2702起,醉驾驾驶905起,整治酒驾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
情报制导 让巡查“无缝衔接”
随着路网格局的改判提升,路面交警“单打独斗”已不能满足交通管理需要。今年以来,支队将“路巡”与“网巡”有效结合,坚持“情报制导”,积极打造视频监控综合应用平台,把“路面”搬到“桌面”,把“警情”变成“视频”,有效提高了指挥查缉效能和处置交通事故、服务出行群众的能力。
在模式制定上,支队将视频巡查分为常态、恶劣天气、节假日和应急事件四类,让警力跟着警情走,实现模式同步化。常态巡查即在天气、车流等正常情况下,每日8时至18时巡查各交通枢纽和易堵、易发事故路段;恶劣天气巡查即遇雨、雪、雾时,重点巡查易积水、结冰的道路、桥梁、雾区和分流点,通过无线电台“点对点”指挥调度;节假日巡查即在法定节假日,强化对交通枢纽、商业街道巡查,发现拥堵、事故后立即通知就近交警赶往现场处置;应急事件巡查即在接到协查指令后,对现场路段实时监控,精确布控拦截嫌疑车辆,快速高效处置突发事件。今年1至11月,视频巡查共协助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23件,侦破率为100%,为群众寻找物品和走失人员达230余次。
作者:陈崇韧 郭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