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扎实推进计量工作综述
市场里使用的电子秤、定量包装商品、汽车加油等是否缺斤短两?医疗设备是否计量准确?企业的水电能耗能否有效监测?5月20日,市质监局借助“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把计量知识送进社区,送进学校,送进企业,把事关千家万户、国计民生的计量送到了人们身边。
近年来,市质监局结合淮南发展实际,大力实施计量支撑战略,扎实推进民生计量、能源计量、安全计量“三大工程”,努力提升计量基础保障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计量服务民生、保障安全、维护公平、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为我市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夯实了计量基础。
三大计量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关系国计民生!它既是保障经济正常运转的技术手段,也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保障。
民生计量拓宽惠民领域——我市不断加强定量包装商品、金银制品、民用“三表”、加油机等民生计量监管,有效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乡镇医疗机构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切实解决基础医疗机构计量器具“失准”问题,保障百姓的医疗安全;定期、不定期开展计量服务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计量惠民领域不断扩大。
能源计量支撑节能减排——我市建立了动态的能源计量档案,及时掌握能源计量情况;广泛开展能源计量培训,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能源计量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计量管理水平;组织开展能源计量检查,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大力推进能源计量在线采集工作,促进企业节能降耗,为我市节能降耗目标的如期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全计量巩固“安全防线”——我市更新管理理念,推行安全计量器具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无缝管理;开展风险排查,实现了安全计量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根据淮南煤矿新型计量器具不断出现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建立了新型仪器的管理模式,避免了监管的空白,有力保障了煤矿安全生产。
计量创新亮点频现效果频显
追求计量创新,是我市计量工作从未停歇的脚步。
加强制度创新,优化顶层设计——我市创造性的建立了计量器具年度确认制度,按照“自愿申请、服务优先、首错不罚、整改放行”的原则创造性的设立了强检计量器具年度确认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即能有效的弥补监督检查覆盖面不广的问题,又能更好的发挥企业的计量主体作用。
加强技术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围绕计量需求,突出淮南特色,我市计量技术创新成效突出。市质监局先后主持研制的4个省级安全计量器具检定规程已发布实施,每年据此开展检定的计量器具达1200余台件,为保障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计量技术法规支撑;另有2个省级安全计量器具检定规程已立项在研。
2014年,市质监局跻身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研制项目,首次拥有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制定的话语权,目前该规程已完成审定,另一国家规程项目也列入国家2015年规程编制计划。
加强平台建设,助力产业发展——市质监局承建的安徽省煤矿安全仪器仪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于2014年底顺利通过资质认定,中心将面向全省煤矿安全仪器仪表行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并着力打造省级、乃至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平台,为计量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计量服务助推淮南绿色发展
计量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计量,经济活动将难以正常运转。为此,我市充分发挥计量工作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助推淮南绿色发展。
计量检测提供能力支撑——我市已建成社会公用计量标准77个,具备121种计量器具检测能力。其中,市计量所已建成安全计量标准13项,可开展16种安全计量器具的检定,为全省安全计量项目最全、能力最强的机构,年开展安全计量检定2万余台件,位列全省第一。
计量服务提供基础保障——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为行业、产业和企业培训各类计量人才;开展“能源资源计量专家进企业”活动,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展能源资源计量审查和能源资源示范服务活动,引导企业学习标杆、超越标杆、低碳发展。
计量体系支撑未来发展——秉承创新精神,我市“检学研”相结合的计量技术创新体系正在构建之中,实用型、新型和专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不断推进,计量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正在加快,计量管理创新力度正在加大,我市计量创新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作者:柏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