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健康扶贫,把幸福期盼送到百姓心坎上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8/9/12

随着脱贫攻坚驶向“深水区”,寿县精准施策,精准推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健康扶贫之路——健康扶贫,把幸福期盼送到百姓心坎上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是实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寿县做出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

思路清晰,方能决断如流。2018年以来,寿县精准施策,统筹推进,以改革创新推进健康脱贫、以健康脱贫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突出“保、治、防、提、创”主题,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率,努力打好健康脱贫组合拳,走出了一条具有寿县特色的健康扶贫之路。

创新形式,政策宣传无处不在

今年4月9日上午,安丰塘镇四店村村民杨善凤的家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寿县卫计委和安丰塘镇组织的健康脱贫工作小分队。听了夫妇俩的叙述,随行医生针对他的病情,进行了用药指导,告诉他看病和用药要到正规医院,及时享受政府的有关保障政策。

今年以来,寿县不断深化政策宣传的空间、深度,集中编写通俗易懂、富有乡土气息的宣传标语,在全县乡镇、村刷写标语、绘制文化墙,让政策入眼。

在农家,寿县以20户左右为规模,建立了3026个贫困户互助组,每月活动两次,在指导员和受益贫困村民的现身说法和交流讨论中,让政策深入人心。

在学堂,寿县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在中小学开展健康脱贫和健康素养知识宣传。

在会堂,寿县广泛组织镇村干部、帮扶责任人、互助组长、家庭签约医生等不同群体,开展经常性集中宣传培训。

在戏堂,寿县利用送戏下乡、镇村文艺剧团,以寿县快板书、顺口溜、话剧等多种形式潜移默化、深入广泛的宣传。

深化改革,基层基础不断加强

“我承诺,不让一个人在小康道路上因病掉队”,在今年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丰庄镇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庄严宣誓承诺。镇里组建的16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深入辖区内8个行政村,为百余户老、弱、病、残等因病致贫家庭开“良方”治“穷病”,筑牢贫困群众健康防线。

啃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硬骨头”,唯有改革先行:

县乡共管,解决“人”的问题——推动乡镇卫生院院长竞争上岗,管理权限下放,乡镇党委、政府参与乡村医疗机构考核和人事任免,院长年度绩效考评由县卫计部门、乡镇按4:6组成,村卫生室年度绩效考评比例是3:7。

改善条件,解决“物”的问题——出台《寿县乡村医疗机构三年(2018-2020年)能力提升规划》。县财政计划投入约4.95亿元,对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两级医疗机构实施新建、改建或扩建;2018年公开招聘168名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县域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和分级诊疗平台。

以城带乡,解决“面”的问题——组建医共体帮扶队、民营医院结对帮扶队,每季度开展一次以上进村入户上门履约、随访和健康脱贫政策及健康知识宣传工作。

强化保障,特惠政策落地见效

小甸镇李山村贫困群众张某,因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住院医疗费用近25万元。经过农合补偿、大病保险补偿、民政救助、财政兜底后,个人自付才4000多元。扶贫政策的支持让原本失去希望的他又焕发起生活的动力。

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寿县打出组合拳:

构建完备保障体系——对截至2015年底未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135”政府兜底,对2014、2015年已脱贫人口执行“351”政府兜底,对贫困人口省外就医实行分段补偿的特惠政策,对非贫困人口的边缘农户实施重病救助政策。  

夯实签约履约服务——组建家庭医生“1+1+1”服务团队,为贫困人口提供健康档案、政策宣传、健康体检服务,并组织开展慢病送药对象摸底核实,开展免费送药。

优化服务便捷就医——贫困人口就诊转诊绿色通道全覆盖,设立贫困人口住院专用病房,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截至目前,贫困人口住院实际补偿比88.2%,慢病门诊实际补偿比达95.58%。

建立奖惩考评体系——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出台《脱贫攻坚工作正向激励暂行办法》和《健康脱贫工作奖惩办法》。建立后进培训机制,设立健康脱贫工作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学校。建立问责追责机制,免职相关责任人,培训具体责任人。

就医更方便,补偿更高,签约医生上门服务,专家组会诊帮扶到位……一项项扎实的举措,为寿县贫困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保障,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作者:柏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