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每一次感动 都直达心底

2020年11月16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6/10/10

——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有人问我:‘李老师,你为什么不坐着上课?’我说:‘坐着视线低,后面的学生看不到我,我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清楚地看到我,清晰地听到我讲课,才能放心。’”10月9日上午,在市政务中心E座1楼会议室,“中国好人”李元芳轻轻放下拐杖,一边双手撑着报告台努力保持身体平衡,一边淡然地讲述着、回忆着。台下,听众们神情庄重地专注聆听,不少人已然热泪盈眶。

当日,市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市政务中心举行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李元芳等5名报告团成员讲述了5位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感动和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李元芳是凤台县张巷小学教师,因从小身患小儿麻痹症,只能借助拐杖来支撑身体。十八年来,她踱移在黑板两侧,每年都会用坏一根拐杖。由于长时间站立腰腿疼痛难忍,她本来可以坐着,但是怕坐下后孩子上课看不到她,便开始跪在板凳上给孩子上课,用佝偻的身躯诠释着“为人师表”的仪态风骨。这一跪,就是八年!她用八年的“跪守”,兑现着人民教师“一切为了学生”的无声诺言。

八公山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教导员朱双全,从警26年来始终坚持“钉子”精神破解难题——面对复杂案情,他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将罪犯绳之以法;面对棘手难题,他刻苦研究发明高精尖的刑侦技术仪器,为侦破服务。熟悉他的人都喊他“拼命三郎”:长期用眼过度,医生诊断他眼睛玻璃体混浊;在办案中连续加班后出现呕吐、全身无力症状也不放下工作,结果严重昏迷急救时才得知消化道出血已数天;在研发器材时,用简单工具连续三周夜以继日打磨精密部件……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而凤台县钱庙乡长郢村民兵营长孙明伦,将生命永远停留在了为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动中。当暴雨来袭,已为秸秆禁烧连续在田间奋战一个多月的他立即冲到了防汛排涝的第一线。在连续奋战72个小时后,他因极度疲劳诱发心脏病,永远倒在了防汛排涝第一线,用生命兑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的铮铮誓言。

信仰是坚定的,奉献是美好的。国网淮南供电公司继电保护工汪敏,16年来默默扎根在电力检修的最前线,每每遇到困难,她就默默告诉自己:“你是党员,不能被这种困难吓倒,那些男同志能干的活儿你也能干!”凭借着勤奋刻苦、善于钻研的精神,以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现场调试技术和灵活机智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她成为国家电网公司专家,在大修技改和基建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持研发的6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成为同事们眼里的“80后女汉子”。

“如果说法律是一座天平,天平的一头放着人民群众的利益,那另一头必然放着法官的良心,只有多一些良心,才能称得起群众的利益。”被誉为“微笑法官”的寿县法院寿春法庭副庭长李璐,两次患上癌症,因长期化疗头发几乎掉光,但经治疗身体稍微好转,她便坚持戴上假发回单位上班,和同事们一同送达、开庭、接待当事人,始终展现出最乐观的一面。

信念坚定、不忘初心,这就是他们的坚守,也正是他们的可贵、可敬之处。

先进典型们的事迹,感动和鼓舞着现场近千名聆听的党员干部,也让会场一次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先进典型们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我,我们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像他们一样不忘初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在‘做’,我们要把自己做在行动上,做在服务客户上,做在真正服务于社会上。”国网淮南供电公司工人孔瑜说。

泉山街道安化社区党支部书记方桂娟说:“他们每个人的讲述都让我感动,每一次感动都直达心底。虽然他们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但是带来了巨大的正能量。社区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是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一座桥梁,我们要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实实在在地让群众享受到,还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像他们一样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作者:吴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