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让孩子远离消费“意外”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4/12/23

儿童消费市场鱼龙混杂,产品安全隐患众多,产品质量令人堪忧,为保证儿童消费市场的消费安全,我市工商部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让孩子远离消费“意外”

玩具、服装、童车,这些儿童的亲密伙伴,若是质量不合格,轻则危及儿童的健康,重则危及儿童的安全。今年以来,我市工商部门针对儿童服装、儿童玩具和童车等儿童消费品市场进行了质量抽检,对存在的乱象进行重点专项整治,以加强流通领域儿童商品质量的监管,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安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儿童服装消费隐患多多

采取集中执法检查和日常巡查结合的方式,我市工商部门深入商场、超市、专卖店,组织开展流通领域儿童服装、玩具和童车商品质量抽检。

工商部门检查经营主体2686户次,查处违法案件6件,查处销售不合格和假冒伪劣服装130件,受理消费者服装质量投诉5件。市工商局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在大型商场抽检儿童服装10组,其中不合格6组。

抽检儿童服装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甲醛含量超标、PH值、耐湿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等不合格。

“甲醛含量超标是危害人身安全的严重问题,它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引发多种疾病,长期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pH值>7.5,可能会改变人体皮肤的弱酸性环境,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儿童玩具童车安全令人堪忧

此次专项整治以童车、玩具等与儿童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为重点产品;以无照经营、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三无”产品等违法行为和制假黑窝点为重点对象;以校园、幼儿园周边儿童玩具销售场所,特别是农村学校、幼儿园周边的个体经营等为重点区域。

截至目前共检查商场、超市、专卖店20余户,共抽检遥控电动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等儿童玩具10组,婴儿学步车、婴儿推车、儿童三轮车等童车7组,目前已检测不合格商品4组,其中遥控电动玩具1组不合格,童车3组不合格,工商部门已对不合格商品已立案处理。

据工商部门介绍,此次抽检儿童玩具主要是玩具安全性能和标识标志不合格,抽检童车主要是儿童推车的结构和折叠锁定装置不符合标准要求,儿童三轮车主要是挤夹点、产品标志和使用说明等项目不合格,易造成零部件脱落,对儿童带来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抽检也暴露出商家存在的问题:产品在设计、生产、质控过程中,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不够,未能做到及时发现规避潜在的危害;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相关的质控工作把控不够,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

儿童消费安全不容忽视

目前,我市工商部门已对销售不合格商品立案调查,依法责令被抽检不合格商家限期整改,并作出相应行政处罚,要求被抽检人对已经销售的商品,采取有效措施告知消费者退换商品;对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或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被抽检人及时追回。消费者要求退货的,被抽检人应当根据三包的有关规定予以退货。

此外,对被抽检人销售不合格商品的处罚信息将被纳入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及时向社会公布。并对经营不合格商品的被抽检人和生产者进行集体或个别约谈,督促其自律整改,提高商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处罚的同时,有关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

对于儿童服装,消费者在购买衣服时应注意看一看标识是否齐全。在挑选衣服时可以自己闻一闻是否有异味。在新购服装穿着前应先下水洗涤,特别是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

对于儿童玩具,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查明产品上是否有“CCC”认证标识;认清产品上的标识年龄;关注产品上的执行标准号;在外观上进行甄别;到正规商场进行购买。

对于童车,消费者应根据儿童的年龄段和成长阶段需求,根据儿童的身高、体重、力量、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操控能力,选购合适的童车;尽量选购功能单一的童车产品;坚决拒绝购买无CCC标志的童车。

作者:柏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