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市义务普法志愿者张玉奎
他,一位古稀老人,退休十多年来,从一名教师“改行”干起了普法志愿者。
他,情系普法,参与编写普法材料,策划普法文艺节目,让法润心田细无声。
他,执着普法,孜孜不倦宣传法律,足迹遍布淮南城乡,让法律精神闪耀能源城。
他,就是淮南市77岁的普法志愿者张玉奎。他的心中,有一个普法梦。“我希望自己可以做一盏灯,用实际行动照亮大家,让更多人加入到普法志愿者的行列中来,让更多人懂法、守法、护法。”
情系普法 乐此不疲
如何让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作为一名普法志愿者,张玉奎老人多年来一直通过创作各类普法作品来破解这个难题。
他经常是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地去搜集、购买有关报纸、杂志和书籍,然后又废寝忘食地去阅读、研讨、整理、编辑、撰写,至今已创作了大量的普法文章和文艺作品,包括《禁毒教育三字经》、《普法教育三字经》、《青少年禁毒教育三字经》、《青少年普法教育三字经》等诗歌、三句半、戏曲、歌词等数十篇。其中,《禁毒教育三字经》被省电视台改编为少儿歌舞播放,并被多家报刊选为优秀作品出版成册。每年的6·26禁毒日和12·4法制宣传日期间,他也都会提早准备,编写文娱作品,找演员、排节目,参加巡回演出,乐此不疲。
特别是2004年12月,他历经数年,与人合作编写的《远离毒品——青少年禁毒教育读本》,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公开发行。“这可以说是一本国内外独一无二、图文并茂的禁毒预防教育书籍,希望通过阅读这类书籍,使更多的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张老很是欣慰地告诉我们。
执着普法 无怨无悔
走到哪儿,普法到哪儿。近20年来,淮南大地,无论农村、机关,还是学校、企业,都留下了张玉奎老人义务普法的足迹和身影。“在宣传法律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冷言冷语,遇到过不理解,但我始终坚持自己的脚步不停歇。”张老说,这是他一辈子从不后悔的选择!
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普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作为一名曾经在教师岗位上工作30多年的普法志愿者,张玉奎老人深知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他经常深入学校,深入到青少年学生中,和他们交朋友,做法制报告,传授法律知识,教育他们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如何和骗子等坏人作斗争;捐献普法书籍,讲法律故事;有时还带孩子们去参观新四军纪念林、大通万人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他们在参观游玩的同时增长知识,增强纪律观念。
传递普法接力棒 凝聚法治正能量
禁毒工作先进个人、江淮禁毒公益先锋、老有所为先进个人、中国好人、全国老有所为楷模......这些是张玉奎退休以来获得的各项荣誉,更是对他以公益服务大众精神的充分肯定。他就如同一盏灯,鼓舞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志愿者为普法工作而奋斗。
2014年,淮南市要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计划成立淮南市普法志愿者总队,包括1个直属支队和7个县区支队。他积极参与策划,并拖着年迈的身体,一家家单位去跑,一个个成员去谈,最终依靠坚强的毅力,历时2个多月自行筹建了一支由大学生法学系志愿者、律师、民间文艺团体等组成的淮南普法志愿者总队直属支队,直属支队200人一次性招募完成。此后,他又奔赴一个又一个县区,指导县区分三批招募普法志愿者,成立县区支队。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一个以法学工作者为核心,社会文艺团体、普法公益热心群众为骨干的2500人的普法志愿者总队诞生了。张玉奎老人也被推荐为淮南市普法志愿者总队副总队长。
在此之前,张老已有很多个头衔,城管志愿者、红十字会志愿者、消防志愿者、交通安全志愿者、禁毒志愿者……他始终奔忙于普法宣传的大道上,默默无闻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计回报,不求得失。
“我会一直把普法志愿服务工作做下去,直到做不动那天为止。”谈到今后,满头白发的张玉奎老人希望能将普法接力棒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参与普法宣传,让法律之光照亮每个角落。
作者:何婷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