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医路上矢志不渝

2020年11月16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6/5/13

——记安徽省“双百优医生”江永强

任劳任怨的品行、精益求精的医术,让接触过江永强的病人及家属无不对他肃然起敬。江永强2003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后就职于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如今,已是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副院长兼普外科主任、淮南东方医院集团团委书记、共青团淮南市委委员的江永强,已成为医院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

铁肩挑担,创医院品牌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根,效益之本。江永强在工作中时刻谨记“妙手两肩担道义,良医一心为病人”的宗旨。近年来,他累计完成胆囊、阑尾、胃肠、胆总管等各类腔镜手术例近500例;带领总院外科累计完成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腹腔镜下截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等高新技术3000余例;率先在我市开展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目前已成功开展70余例;成功开展PICC中心静脉植管技术,填补了我市该项技术空白。与此同时,他积极鼓励工作人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取得了一批在省、市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其中他本人主持开展的《“两镜”及“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成功申报淮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进行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ERCP蛔虫取出术”等多项高新技术均属市内领先技术,三镜联合治疗胆胰疾病技术更是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今日的东方总院普外科已经成为淮南市医疗界一张闪亮的名片,一个响亮的品牌,一面耀眼的旗帜,一根创新的标杆。

创新机制,亮东方名片

学科建设是医院立足之基,壮大之源。在江永强的大力倡导和积极筹备下,目前东方总院普外科已开展亚专业分科工作,具体细分为肝胆胰、胃肠、甲乳、血管及痔瘘专业组,科室扩充为3个病区,东方总院普外科以先进的诊疗设备、卓越的科研技术、温馨的就医环境、知名的群众口碑,被成功打造为淮南市重点学科。该科坚定地走“学科带动”发展战略,坚定地推进“科室托管”机制,大力创新科室管理和运营模式,2015年3月由总院普外科正式托管新庄孜医院普外科,由江永强带领一批技术骨干赴新庄孜医院开展腔镜胃结直肠肿瘤、腔镜甲状腺、腔镜胆囊胆总管、ERCP等复杂手术,在托管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收治患者近百人,成功开展外科各类手术近50例,并以先进的诊疗技术,合理的收费制度,完善的医疗服务赢得了八公山区和周边地区百姓的一致认可和赞誉。

奉献社会,携手将梦圆

2012年2月5日,在江永强的倡议下,共青团淮南东方医院集团委员会发出关于建立“东方特困患者救助基金”的通知,对“因病致贫”或“因贫致病”的特困病人进行救助,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唤起全社会对特困患者给予更多的温暖和关怀。短短1个月内,包括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等在内的2800余人,纷纷自愿解囊捐善款近5万元。自救助基金成立至今,该基金就已资助特困患者10多位,用去善款3万余元。

2015年2月20日,以江永强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劳模工作室的成立目的在于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引领、骨干带头和“传帮带”作用,有效激发医院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促进医院腔镜内镜技术应用和科技攻关等创新工作顺利开展,为医疗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成立初始,工作室只有7名技术骨干,而后不断发展壮大。“江永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工作实践中把医院腔镜内镜专业技术人员汇集起来,成立技术创新攻关小组,定期学习“充电”,把握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开展技术交流和课题攻关研讨活动,集思广益,研究和破解医疗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做到学以致用,为青年员工搭建快速成长平台。工作室成员还经常组织义诊宣传、爱心救助、义务献血活动。

对内团结人心凝聚合力,对外树立形象扩大影响。在江永强的带领下,大家在团结、奋进的集结号中昂首踏步,追逐梦想。

作者:贾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