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服务无缝对接大门 铺就便民高速高效通道
我市政务服务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综合评价全省第一
欣闻淮南市在近期由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织的各市(含县乡两级)政务服务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中得分94.8分,获得综合评价全省第一的消息,5月19日下午,记者第一时间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近距离感受这里的服务和变化——
亲切周到 温馨服务扑面来
记者观察到,大厅内地面光亮可鉴,没有一丝杂物,工作人员衣着整洁,办事群众熙熙攘攘,办公秩序井然有序。大厅办事指南区的显示屏上,各种规章制度、服务承诺一应俱全,直观、明晰地映入眼帘。一路走来,迎面而来的是工作人员热情洋溢的笑脸,充耳是“您好,请问办理什么业务”等耐心细致的解答声。
在一楼大厅的显要位置,摆设了1台大屏幕智能触摸查询机,前来办事的群众只要伸出手指轻轻点击,便能查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既方便快捷,又直观准确。大厅门口东侧的圆形导办台前,前来办事和咨询的人络绎不绝,这是政务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事的第一站,前来办事的群众有任何疑问,在这里,工作人员都会在第一时间热情地引导群众到相应服务窗口进行办理。而旁边特意为老弱病残和腿脚不便群众准备的轮椅,则折射出中心为来这里办理事务群众考虑得周到体贴,大厅处处洋溢着和谐温馨的热情服务之风。
“把政府服务的效率提到最高,把为民办事的成本降到最低”,这是市政务服务中心对全市人民的郑重承诺。而为兑现这一掷地有声的承诺,以简政放权为统领,推进审批服务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必由之路——
改革提速 审批瘦身按下快进键
精简审批项目。中心会同市法制办、市编办、市监察局等部门开展了多年以来范围最广、审查最严、力度最大的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由原来的176项精简到市本级保留的55项,成为省内较少的地区之一,审批项目的大幅瘦身,无疑给一直以来被层层审批所困的企业带来重大利好。
推行“一费制”。中心会同市财政部门,实施了建设项目“一费制”改革,将原来分散在7个部门的16项收费整合后,实行“一口受理、分类申报、一票缴清”。建设项目按“一费制”政策标准缴纳费用同比减少24.5%,其中工业园区投资项目减幅达76.8%,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
优化审批流程。中心分4个批次与市直各部门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一起,进行了面对面会商会审。在按照依法合规、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全面清理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高效率。经过会审后,各部门的所有审批服务事项,与清理前相比,申报材料总数再减少18%;办理总时限再减少11%。
受益于改革提速,效率提高,处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安徽汇通纺织有限公司,才得以解决了公司多年来难以解决的土地房产产权转移登记的难题,为公司加大投资医用纺织材料产业扫清了融资的拦路虎。同汇通纺织一样,近日来,20多家企业享受到了审批瘦身、改革提速的红利。
市政务服务中心一班人意识到,把来自31个行政部门行政审批服务科以及20余家公共服务单位的218名工作人员整合成一家人,为群众服务拧成一股绳,必须一切从制度规范入手——
精准发力 服务升级进入蜕变期
长期以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一直是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痼疾。窗口单位服务态度的“生、冷、硬”,可以说是横亘在办事群众心中一堵无形的墙,“堵”的不仅是老百姓的心,更是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心实体大厅办理行政许可及服务类事项186项,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办理行政许可及服务类事项237项,如此种类繁多的事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服务品质的下降。为此中心以作风建设为抓手,着力整章建制,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为全体窗口工作人员戴上“紧箍咒”,增强打造精品意识树立优质服务形象的自觉性。中心从服务质量、服务程序、服务管理、服务基础工作等方面入手,对标定位窗口行业文明服务标准,制定出台36条“亲切服务”规范和窗口工作“六个严禁”要求,同时,梳理并制定了587项工作规范,将之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办理环节之中,初步建立和实施了具有自身特色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将经过实践检验和行之有效的服务规范上升为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现代化工厂产品的流水线。“让群众感受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享受到更加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我们要求每位工作人员都要用细微的行动,践行着‘不让一位来办事的群众受冷落’的服务理念。”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唐剑告诉记者。
许多群众在大厅群众留言簿上看到中心房管窗口安排专人上门为田家庵区90多岁的孙大爷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后,都纷纷在上面留言点赞。
政务服务进入大厅,一揽子办理,的确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然后在实施过程中,一个大厅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群众方便、快捷的办事需求,为此,市政务服务中心决定拆除政务办理的无形之门,推行网上、网下两个大厅同时运行——
贴心服务 政务办理划出延长线
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是群众面对政务服务最为痛恶的地方。如何把政务服务从大厅延伸出去,划出一道群众满意的服务延长线,市政务服务中心以网上审批为突破,在全省率先建设网上政务大厅。其中,“淘宝式”在线互动平台尚属国内首创。目前,审批条件清理、审批流程优化和再造、部门网上审批实施方案审核、网上申报和缴费系统开发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从截至4月26日统计来看,部分窗口通过网上办件的群众和企业占比已达到了67.3%。网上虚拟大厅的运行,打破了时空界限,只要点击淮南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页面,注册成功,查看办事流程,就可以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完成建设项目审批、企业登记注册、年审等诸多事项。
政务服务从实体大厅延长到网上,更好地体现了政务服务为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为群众减负的初衷。5月16日,仅仅用一天时间办完落地审批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安徽泽鸿自动化公司创始人吴海杨由衷地说道:“没想到我们公司落户安成工业园区这么顺利,过去‘跑断腿、磨破嘴、看冷脸’的衙门作风在这里根本不存在。这样良好的投资环境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更坚定了我创业成功的信心”。
站在新起点,眺望新征程。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唐剑说,政务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心正以“项目最优、程序最简、时限最短、效率最高”为目标,下一步将在推进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招商引资项目行政审批项目全程代办上出拳发力,全力打造具有淮南特色的政务服务品牌。
作者:谢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