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育均衡梦 共享一片天

2020年11月16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5/7/23

“力争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让城乡孩子共沐均衡教育的阳光!”潘集区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助推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梦想实现——教育均衡梦 共享一片天

优质的环境,完善的设施,琅琅的读书声,孩子们的幸福笑脸……在这片承载希望与梦想的沃土上,教育成为受益最广、影响最为重大的“民生工程”,给潘集区的孩子们送去美好的未来和生活的期盼。

“力争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让城乡孩子共沐均衡教育的阳光!”近年来,潘集区以致力打造义务教育均衡区为己任,做出了一系列功在教育、泽被社会的重大决策,走出了一条富有“潘集智慧”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硬均衡”,普及到优质的新跨越

在《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潘集区就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作为全省第二批实行“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样本县的12个县区之一,潘集区印发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了管理体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目前,潘集区共建有79所中小学,省定办学标准达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47.4%。

“硬均衡”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近三年来,全区共投入教育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配置电脑、多媒体教室、图书、文体器材、塑胶跑道等标准化建设。

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潘集区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政府主导、分步实施、片区推进”的原则,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机会均等,城乡之间、片区之间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缩小,片区内学校之间教育教学质量、整体办学水平相对均衡,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软均衡”,全面到长效的新成就

“软均衡”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只是硬件上的均衡,更是在教师素质、学生能力、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关系着学生的未来,而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近年来,潘集区积极破难缩差,打响了教师素质全面提升的攻坚战,建立了长效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统一执行政策标准。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也与区直机关公务员标准挂靠,有效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目前,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学科分布、学历水平等方面规划合理,更有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师满足教学需求。

学生均衡发展也是重中之重。落实计划,保证学生体质达标,“阳光体育”活动,会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规范行为,有效减轻负担,“有偿补课”、“乱订滥印教辅资料”等现象得到全面治理。

各个学校开展的“特色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生活,拓宽学生眼界,净化学生心灵,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卓有成效。

“爱均衡”,平等到精彩的新希望

让每一个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是潘集区始终坚持的教育宗旨。多年来,潘集区坚持维护教育公平,有效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让“爱均衡”成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教育,不仅是全区的希望与未来,也是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与期待。目前,全区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100%,超过国家及省定标准,基本实现了让不同家庭和不同群体学生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政策倾斜,孩子受惠。去年至今,“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92.9%。“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已被纳入重点民生工程。“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全区学校无一名择校生。

自2008年起,对全区七年级新生,实行“阳光分班”,并将分班结果在“潘集教育信息网”站上公示,接受家长监督,爱心教育,是全区人民的共同责任。

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缓解城市择校、帮助农民工子弟有学上、上好学,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一系列措施正在潘集深入实施。

教育,一头挑起的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一头挑起的是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与期待。迈上新的征程,潘集区的教育工作者坚守着信念、播撒着勤恳,在“提内涵,创特色,保稳定,促均衡”的道路上奋力前行,续写潘集教育新的辉煌!

作者:柏松 王艳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