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育者,志为将来

2020年11月16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6/7/18

淮南二中践行育人为本、质量为重、文化为魂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平民本色、精英素养的学生——教育者,志为将来

“摘得全市文、理科第一名;600分以上考生有148人;应届生当年招生1800人,达本科线1625人(不含艺体),其中一本达线928人,达线率51.6%。”2016年,淮南二中高考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从高考数据看,尖子生、高分数、应届一本达线率均有明显提升。透过高考数据,背后诠释的是淮南二中践行“育人为本、质量为重、文化为魂”的办学理念,打造“教育场”“教学场”“文化场”,培养具有“平民本色、精英素养”的学生,建设“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省级示范高中的不懈努力。

打造具有熏陶力的“教育场”  培养具有平民本色的学生

3月是学雷锋活动月。淮南二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学生们走上舜耕山,用双手捡起垃圾,守护城市绿肺;学生们走进敬老院,开展义务劳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月,淮南二中举行自主招生考试。校园里,100多名学生志愿者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面带微笑,热情为考生提供引导服务,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

点点滴滴,无不述说着淮南二中追逐求学生成才更求成人的教育理想。“学生健康成长需要两样东西,一是‘根’,二是‘翼’。学校的使命就是,既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为其插上腾飞的‘翼’;更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其扎下做人的‘根’。淮南二中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平民本色、精英素养的学生。”二中负责人说。

平民本色,即做人的基本底色。二中坚持德育为先,把“平民本色”教育课程化,打造具有熏陶力的“教育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学校德育范畴,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道德品质。“同学们,请大家说说爱的含义。”“爱,就是有爱心,爱父母、爱老师”“爱,就是爱同学,爱国家”……课堂上,爱的教育育人细无声。同时,坚持在学生自主管理中拓宽德育渠道。目前,学校共有青墨文学社、义工社、音韵社等16个社团,学生在社团文化中展现特长,陶冶情操。精英素养,是指将来能够成为国家栋梁、社会各行各业领军人物应该具备的优秀素养。二中把培养目光高远、胸襟博大、才华出众、文化功底深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使命。

打造充满活力的“教学场”  培养具有精英素养的学生

梅贻琦曾说:“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培养人、塑造人关键在教师。二中放眼全国选拔人才,近年来共考核录用100多名研究生、免费师范生,完成了新校区发展的教师储备。围绕打造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学校重点实施了“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旨在打造专家型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拥有安徽省首批正高级教师3名、特级教师8名、高级教师138名、中级教师141名,拥有5个名师工作室,涌现省级教坛新星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2人、市级骨干教师73人。培养具备精英素养的学生,重在坚持“因材施教”。二中实施多元化办学,开设“创新班”“实验班”“国际班”“宏志班”,打造充满活力的“教学场”,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成立奥赛指导中心,引入“导师制”,加强学科竞赛培训力度,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有2名同学分获省数学、信息技术竞赛一等奖,各科竞赛共16人获省二等奖,57人获省三等奖。此外,组织编写校本作业,落实“有效作业”,目前已完成高三年级校本作业,正在编写高一、高二年级校本作业;组织“有效考试”,成立学科命题小组,科学分析试卷,指导教学实践;建好实验室和图书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善教,学生才能乐学。“如果说学生是一扇门,那么教师就是‘敲门人’。猛力推门门会反弹回来关上,只有徐徐用力门才会开。学生乐学,关键老师要善教。”二中负责人说。学校变“老师教为中心”为“学生学为中心”,创新推出翻转课堂、同课异构、联合教学、市级研讨课等多种课型,着力打造“高效课堂”。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亮光,喊出自己的声音,激发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作者:张静 朱庆磊 汤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