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合力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

2020年11月16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9/5/27

校园食品安全是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源泉,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着力编织安全网,捍卫校园食品安全——合力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系大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更是关乎到成千上万莘莘学子健康成长,关乎到家庭稳定、社会和谐。今年以来,我市把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扎实监管,集中整治,全市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部门联动,形成校园食安合力

学校食品安全,关系着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备受关注,不容有失,学校食品安全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我市目前共有各类学校食堂共计624家,其中高校食堂(高职高专)24家,中小学食堂161家,托幼机构233家,寿县为营养餐供给地区,实施营养餐学校食堂275家,共有9.5万名学生享受营养午餐改善计划,为此,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在保障学校食品安全方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

今年年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市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就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明厨亮灶、随机督查等方面达成共识,要求各学校餐厅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并对全市县区教育部门分管领导及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进行专题培训,有效地提升了校园食品安全防控水平。

为了客观真实地了解全市各县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情况,组成联合督查组,随机对各县区的部分学校食堂进行督查,针对发现的问题两部门联合印发通报,并责成落实食品安全不到位的县区强化监管。

严格督查,有效排除食安隐患

事关每个家庭,关注学子健康!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市市场监管局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认真把好食品安全监管的每一道关口,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在排查对象上,市市场监管部门按照风险分级检查要求,实施监督检查全覆盖,将五一、中高考、国庆和春节期间作为隐患排查重点时段,全面开展强有力的隐患排查工作;在排查方式上,既明察暗访,又“四不两直”,发挥飞行检查、跟踪检查、日常巡查、许可检查、执法检查等作用,让监督检查成为发现问题有力手段;在排查内容上,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规定和要求组织实施,做到全面细致;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隐患要当场提出整改要求,下达整改清单,限期整改到位,并及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

针对春秋开学季、高温季节、中高考期间及学生军训期间的食品安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明确重点时段,突出检查重点,有效防控校园食品安全隐患,并加大执法力度,对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绝不手软,依法从严查处。

三化合一,闭环监管力保校园食安

校园师生命关天,食品安全重如山。火眼金睛排隐患,采买洗做严把关!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部门注重从监管的痕迹化、格式化、结果化下功夫,形成监管闭环,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监管链条。

按照《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和《安徽省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要求,市市场监管部门把好入口关,在餐饮服务单位持续推进“明厨亮灶”工作,根据企业的不同风险等级确定监督检查频次,切实降低、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市市场监管部门注重痕迹化,在督查及检查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为今后监管提供依据。注重规范化,统一检查记录文书,统一检查内容,统一检查尺度,达到规范化要求。注重结果化,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并反馈,给予学校合理的期限进行整改并报送整改报告并附照片,监管部门开展回头看,通过事前有方案—事中有督查—事后有整改的模式,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部分学校食堂设施设备陈旧,布局不合理,相关制度落实还待加强。”市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督管理科赵青松表示,针对风险点,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督促各县区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从严监管,确保广大师生安全。

记者 柏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