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坚持政治标准 锻造先锋力量

2020年1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淮南日报 2019/7/1

——我市近年来发展党员工作综述

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的基本细胞,是我们党组织一切战斗力的根本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把党员发展工作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突出政治标准,严把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党员发展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锻造出一支质量好、结构优的先锋队伍。五年来,全市党员队伍质量结构不断优化,累计发展1788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4817名,少数民族党员222名,35岁及以下青年12515名,全市大专以上学历党员较2014年提高26.55%。

压实责任,履职担当“强”起来

抓好发展党员工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前提。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市将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年度考核各级党组织书记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全市县乡两级党委组织部门均配备了组织员,协助组织委员负责党员发展工作。严格落实督查责任制,健全完善发展党员预审、季度分析和入党志愿书编码管理等制度,坚持定期督查和平时督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解决。

同时,坚持精准调控与过程管理并重,科学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按发展总量、结构和分布比例逐级分解发展指标。为持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先后提出“四个倾斜”、“三个优先”、“三个倾向于”工作思路,加大从高学历人才、青年群众、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人员发展力度。截至2018年底,全市35岁以下青年党员占全市党员总数的17.03%,大专以上学历党员占比达39.46%,队伍结构明显优化,人员素养显著提升。

严格把关,鲜明导向“立”起来

党员发展工作政策性、原则性强。我市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以完善流程、健全机制为抓手,切展党员的实做到严格把关,让发程序更加规范。

制定出台《关于在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中实行回避、预审及备案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重点把握好政审、材料审查、专人谈话、公示、审批等环节。做到“四不批”,即坚持政审情况不清楚的不批,考察教育不满一年的不批,没有经过培训的不批,材料不齐全的不批。要求对确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转正分别进行为期7天的张榜公示,对流动党员分别在考察对象家乡和务工地同时公示,对公示期间有反映问题的暂缓研究,调查属实的取消其资格,力戒“带病入党”。全面贯彻预备党员汇报、党支部季度考核和半年评议的制度,要求各基层党委定期同预备党员谈话,对在考核评议中发现有违反规定或条件不符的党员,一律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创新方式,联系培养“活”起来

优化党员结构,犹如储蓄“活水”,既要把牢关口,也要疏通源头。

我市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将发展党员关口前移,按照发展党员数量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之比不低于1:3的规定,通过大范围寻找、多渠道发现、宽领域举荐等多种方式,动态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在逐步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优秀人员、外出农民工、高知群体以及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人员倾斜,坚持“三选三先”,即从生产一线中挑选、从回乡大中专和高中毕业生中挑选、从知识群体中挑选,多渠道选拔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做到生产工作一线优先确定,35岁以下的有文化的优先确定,妇女优先确定,实现早选苗、早培育。采取自愿和指派两种方式,挑选威信高、有能力的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和优秀骨干人员结对子,通过谈话、电话、短信和QQ聊天等方式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加强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增强党员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教育引导,工作纪律“严”起来

为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我市强化业务培训指导,强化工作纪律,提升发展党员工作水平。

印制下发《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发展党员细则解读》8000余册,把发展党员工作列为基层党务干部培训必备内容,采取市级举办示范培训班,县乡分级举办全员轮训的方式,每年组织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以及基层党务工作者开展党员发展业务培训,让广大党务工作者清楚发展党员的标准、基本程序和纪律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全市发展党员工作中的弄虚作假、“农村基层干部近亲属违规入党”“人情党员”“带病入党”“异地入党”等突出问题和不正之风,组织力量专班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寻找问题的根源,强化制度建设,全程追责问责,不断构建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体系。充分发挥普通党员监督力量,制定出台《发展党员工作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每年要专题报告年度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发展党员工作和新发展党员的民主评议。

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段龙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