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收官在即,市国土房产局为确保我市实现首季开门红,冲刺全省第三,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工作。
一、在“土地要素保障上” 助推“开门红”
加强与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招商局、园区和各县市区对接,及时掌握重点项目用地情况,努力提高土地要素保障能力,优先为招商引资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土地要素保障,为滁州市首季“开门红”提供有力支撑。
“争”指标。全力做好调转促、保障性住房和养老型产业等用地保障,主动建立2016年度开工项目、已签约项目和意向性项目3个库。截止目前,共争取各类建设用地指标10014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计划7375亩,省预留建设用地计划2400亩,保障房指标239亩。
“快”申报。主动对接,及早介入用地意向,对项目单位加强沟通、指导,3日内完成组件申报。一季度全市共申报各类建设用地8820亩,其中市本级7202亩。通过积极赴省沟通、对接,一季度全市共获批5762亩,其中市本级5478亩。
“谋”出让。全力做好土地收储,新增建设用地收储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其中胜天河项目新增土地得到国土部的批复,已签订补偿协议4096亩。
经市21次土委会主任会议研定,拟近期有序公开出让经营性用地1336亩,出让起始价不少于6.78亿元,其中已公告出让200亩,预估成交价1.4亿元;拟公开出让工业项目用地1666亩,出让起始价不少于1.86亿元,其中已公告出让637亩,预估成交价7155万元。
“清”闲置。扎实推进“四类土地”处置,实行“一张图、一本账、一地一档、一地一策”的的清理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四类土地”处置工作,全力盘活存量土地,重点保障招商引资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二、在“招商引资上” 助推“开门红”
为实现首季招商工作“开门红”,局党组坚持质量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开展创新招商、全时空招商,做到春节招商不“休假”、全员招商齐上阵。
对外积极与沿海地区、重点招商区域及企业商会联系,结合项目信息,与各单位有效做好项目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高招商效率。
对内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实行一岗双责、全员招商,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主动拉升标杆,提前下达2016年度局招商引资任务,总任务3.8亿元,到位资金2.26亿元(市下达我局任务1亿元,到位资金6000万元)。
截至目前,我局共收获意向性投资项目8个,意向性投资总额8亿元,洽谈涉及教育、电力、商业、工业、物流等多个行业。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接,全力跟进服务,确保项目签约、落地,为我市冲剌全省第三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在民生保障上”助推“开门红”
2016年省下达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新开工9635套/户。其中新增低收入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86户,城市棚户区改造9549套/户,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2314套。为确保一类城市目标,冲刺首季“开门红”,我局突出抓好四项工作。
一抓巡查。坚持一个领导班子成员包保一个县市区,分组巡查,做到“明确政策、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要求”。截止目前,8个包保领导小组基本上已完成了首轮巡查,待巡查问题汇总整理后,上报市委市政府。
二抓创新。积极谋划分配方式、管理模式、棚改融资和调度机制的创新。一季度确保所有任务到项目、到地块。
三抓考核。一方面做好2015年省对市考核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一类市目标不动摇,另一方面用好市对县(市、区)的考核指标,目前市对县(市、区)考核工作已全部结束。
四抓整改。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对接到位、督查督办到位、自查自纠到位”。目前,审计中发现的棚改安置房竣工交付和分配问题,已整改到位;针对市本级棚改安置房闲置问题,我们拟定了《市本级消化闲置安置房实施方案》,下步将加快拆迁力度,调整完善安置政策,引导征迁户选择安置房,争取在今年内基本消化完毕;针对县市区棚改安置房闲置问题,我局已专门调度,要求各县(市、区)政府拿出整改方案,力争在今年消化完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