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省体育局副巡视员刘晓辉率考核组一行来我市开展体育强市创建工作实地考核。考核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查阅台账、实地查看、综合评分等方式,围绕《2017年度安徽省创建体育强市工作考核实施办法》中确定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设施、保障条件5大类内容和22项具体指标进行实地测评打分。市委教体工委书记、市教体局局长李中东,市委教体工委副书记杨洲,市教体局副局长、工委委员张言平等陪同。
考核组一行首先深入明光市桥头镇,实地抽查了该镇农民文化体育健身工程相关设施建设使用情况,现场听取工作汇报,并仔细询问群众体育设施工程建设情况。考核组对我市扎实有效开展体育强市创建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同时希望滁州能够以此次创建考核为契机,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要求为指引,全面提升体育惠民工程水平,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亮点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提高百姓幸福生活指数。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杨洲向省体育局考核组一行汇报了我市创建体育强市工作开展情况。2017年,我市体育工作紧紧围绕省体育局年初提出的总体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各项体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以全民健康为引领,群众体育不断掀起新高潮。我市积极创新机制办体育,以举办全市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为着力点,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普及。据统计,全市今年共开展群众体育活动4000多场次,直接参与人数120.4万人。我市还成功承办了3项国家、省级赛事,创建省、市级品牌活动9项,组织百人以上群体活动达110余场次,千人以上26场次,举办民俗文化体育旅游活动30余次,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和赛事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运动浪潮涌动,高潮迭起;以人才培养为支撑,竞技体育不断实现新突破。我市高度重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大力支持市职业体校积极争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并顺利通过国家认定。近三年,向省队和省体校输送优秀人才近百名,涌现出了以女子撑杆跳运动员牛春格和滁州手球为代表的优秀个人和特色项目;以培育扶持为抓手,体育产业不断取得新发展。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为发展体育产业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举措。定远球类产业园获批“安徽省体育产业基地”,来安县白鹭岛度假村获批“安徽省省级体育旅游产业基地”,南谯区章广镇获批“自行车运动小镇”;以场馆建设为载体,保障水平不断得到新提升。全市建成国家级健身广场4个、县级广场17个、乡镇广场64个,全民健身苑118个、社区体育俱乐部37个。据统计,全市体育场地总数为471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5㎡,市本级城区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15分钟健身圈”目标任务。市体育馆等重要体育场馆坚持普惠公益导向,每年在全国全民健身日等重要节假日对市民免费开放,有力促进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考核组在听取汇报后表示,通过实地抽查和座谈交流可以看出滁州市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体育产业稳中求进,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保障条件明显提升,尤其是涌现出一批以牛春格和滁州手球为代表的优秀运动员及体育特色项目,为全省体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希望滁州能够瞄准安徽体育“第一方阵”目标,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突破,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创建考核为抓手,按照创建体育强市的各项指标要求,查缺补差,推动全市各项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预祝滁州能够早日成功创建体育强市。
市教体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教体局分管负责同志,市体育馆、滁州体校、滁州体彩中心负责人等参加座谈会。
在滁期间,刘晓辉还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等工作要求,结合全省体育事业发展实际进行了专题宣讲。为我市广大体育工作者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给予了很好的启迪和指导。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