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实施“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重要一年,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坚持“为民惠民便民”的目标,扎实推进“五个一”工程,全力完成各项任务,医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齐抓共管同下“一盘棋”。坚持医改工作党政齐抓共管,建立落实“双组长”制,强化领导、管理及监督三个责任,调整原有医改工作领导组织构架,将医改办改为综合办,并增设医联体办、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办、互联网+智慧医疗办等7个办公室,通过抽调专职人员、明确分工、制定计划、归口管理等措施,形成了“1+7”,大综合、细分类的工作模式。同时,坚持问题导向,上下齐心抓改革,剔除了医改只是“附加题”,不是“必修课”的思想,从而有力推动了医院改革步伐。
破除逐利形成“一股劲”。全面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两票制”,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药品耗材带量和阳光采购、医疗行为监控等措施,降低虚高药价和不合理医疗费用,腾出空间用于医院发展建设和奖励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有效保证了群众就医总体负担不增加,医院和群众双方利益得到兼顾。去年,率先在市直医院开展绩效改革,斩断了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耗材、医学检查等收入挂钩的链条,根据技术含量、服务质量、风险程度等要素,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快了医院运营的供给侧改革。
联体协作结成“一家亲”。医院积极响应市委“学天长全覆盖再创新”的号召,充分发挥地区中医医疗机构的龙头作用,在“联”和“共”上狠下功夫,上联安徽、江苏两省知名三甲医院,下联市内县乡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助基层“主动造血”,并由过去患者求医,转为主动送医上门。医院坚持“四联四通”,通过管理、文化、人才和技术“四下沉”,努力践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形成“大手拉小手、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智慧医疗搭建“一张网”。医院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着力推进智慧医疗、智慧医院建设。对电子病历为核心的9类76个专业模块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医卡通、移动医疗、自助设备,以及运营系统、决策系统、移动支付等逐步应用,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减少了跑冒滴漏现象;充实健康管理数据库,大力传播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个性诊疗服务广受青睐;建立远程会诊中心,开通网络预约服务,“互联网+医疗”进一步推动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及群众满意度的全面提升。
为民惠民奉献“一颗心”。医院坚守公益属性和全链条为民服务不动摇,以医疗惠民、健康帮扶为抓手,始终坚持为民情怀,以优质医疗、民生实事为重点,围绕“强内涵、重实效、创特色、促发展”的理念,打出健康服务组合拳,精准健康帮扶体系不断完善、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建设中西医并重、医教研协同、“预防-临床-康复-护理”连续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院大医精诚、仁和精诚的魅力让更多市民越来越情有独钟。
2017年,该院门急诊量31.1万人次,同比增长31.78%;出院病人1.8万人次,同比增长7.14%;健康体检42559人,同比增长20.33%;驾驶员体检51446人,同比增长33.71%;药耗比占全院业务收入38.2%,同比降低0.85%,医院各项工作呈现稳中有进良好发展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仅2017年,该院先后获得第十一届省级文明单位、省节约型公共示范单位、第十一届市级文明标兵单位、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并涌现出市先进党(总)支部,市最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市卫生系统最美护士、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该医院负责人表示,去年,该院在医联体建设、人事薪酬改革、信息化建设、运行机制内涵建设上实现了新突破,今年,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积极为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健康滁州建设做出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