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社会活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滁州市质监局以减负提效为抓手,以质量服务为平台,以品牌建设为目标,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全面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和运行效率提升:
一、简政放权,激活企业发展动力。
一是规范权力清单,推行网上审批。坚持能减则减、能放则放、能快则快、能优则优的原则,对现有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合并,该下放县市区的一律下放,保留的174项行政权力以清单列表的方式对外公布,做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更新门户网站,落实“一个窗口受理”、“网上并联审批”的行政审批制度,现保留的4项行政审批事项均实现网上受理。
二是推行一照一码,实行三证合一。协助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工商、税务等部门推进“三证合一”,并多次与省和国家局联系协调,积极开展“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改革,快速完成了几万份数据的转换工作和修正工作,使“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工作顺利转交给工商部门,实现了“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目标。
三是推行五零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持续在全市质监系统推行五个“零”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即:政务公开“零保留”、检验检测“零差错”、业务办理“零障碍”、行政审批“零延时”、服务对象“零差别”。进一步提高了质监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使质监工作更好融入并强力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二、跟进服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靠前服务,主动介入。在民营企业成立初期,我局成立重点工程服务小组,深入企业调研,参与企业生产硬件方案策划,为企业实验室规划设计、功能布局、实验仪器和耗材添置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咨询。
二是认真监管,处置风险。针对日常巡查和监督抽查中发现民营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不定期召开不合格产品质量分析会,查原因、提对策、促整改。加大对民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力度,及时发现隐患,帮助查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发动各方力量,共同防范处置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提升区域产品质量水平。
三是跟进服务,设备共享。针对民营企业检验能力薄弱的现状,采取对民营企业开放实验室,开展大型检验仪器设备共享等跟进服务,此举措受到民营企业的欢迎,有效保证了出厂产品的质量安全。
四是免费培训,提高素质。对民营企业质量负责人进行首席质量官免费培训,全面覆盖滁州市所有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定期由市政府组织重点民营企业负责人赴武汉大学开展专题研修,帮助民营企业负责人强化质量品牌意识、丰富质量发展知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三、清理收费,减轻企业发展负担。
停止征收工业产品许可证审查费,全面清理现有行政审批前置环节的技术审查、检验检测、评估、鉴证、咨询等有偿中介服务事项。仅2015年,滁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就减免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26万元;滁州市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减免计量、质量检验费用20万元;质监窗口免征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收费19万元。一年时间内,全局共为民营企业减免收费65万余元,有效减轻了民营企业负担。
四、做优做强,打造企业质量品牌。
一是树标杆,立诚信。充分发挥质量奖获奖企业的标杆示范作用,组织开展面向民营企业的质量管理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鼓励企业发布诚信质量报告,签订承诺书,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目前已有40余企业发布了企业质量信用报告,80余家民营企业签订《企业质量诚信承诺书》,促进了企业信用度的提高。
二是树质量,立品牌。引导企业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培育能力。构建品牌培育能力评价长效机制,指导企业科学评价并持续改进品牌培育绩效。积极宣传、精心培育、认真筛选,鼓励辖区内企业争创质量奖项,树立企业品牌。2015年以来,通过帮扶来安县金禾实业、经开区安康电子申报第三届安徽省政府质量奖,组织天长市天康集团申报第二届中国政府质量奖,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夯实了企业品牌建设的质量基础。
三是树标准,立规范。积极研究品牌培育管理标准体系,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争夺标准话语权。2015年,帮助民营企业参与制修订1项国家行业标准、7项安徽省地方标准以及4项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规定,帮助民营企业争取地方政府财政奖励资金70余万元。
五、搭建平台,提升服务企业能力。
一是立足产业特色,开展标准服务。依托技术标准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帮助民营企业将科研成果、专利技术转化为标准,帮助金鹰茶叶等民营企业建立健全产品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开展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为我市绿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强化中心建设,服务产业发展。国家电子元器件质检中心是我市筹建的唯一一家国家级质检中心,为加大质检中心服务民营企业的能力建设,质检中心加大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新增按键寿命试验机、电器附件耐久性试验台、漏电起痕测试仪等价值300多万的检测设备,检验检测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搭建服务平台,服务民营经济。不断加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聚焦产业集群,重点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检验检测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微企业送检难问题,建立健全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计量检定项目,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水平和检验检测能力。滁州检测中心还积极加入南京都市圈计量工作联盟,与其他7市计量机构建立都市圈机构市场信息共享数据库、共享仪器设备、推行都市圈内计量检定(校准)互补机制、共建共享检测平台,联盟的加入有效提高我局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整体技术能力和水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