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民银行滁州市中心支行多措并举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5/12/8

今年以来,市人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总行各项政策,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针对辖区实际,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作为货币信贷投放重点,加强政策引导。组织小微企业金融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切实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落到实处。指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金融服务工作,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

一、落实各项政策,扩大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一是加强存款准备金管理。通过对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用于当地贷款情况和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执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达标进行考核,分别下调两类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和2个百分点,释放流动性4.47亿元。执行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滁州市13家法人金融机构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2.5个百分点,累计增加可贷资金8.53上述三项共计为金融机构释放流动性13亿元,有力地支持了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加强利率政策执行。今年以来,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5次,市人行及时做好基准利率调整的宣传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合理确定利率浮动区间,稳定存款市场,防止因存款无序竞争而推高贷款利率。2015年9月,滁州市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7.36%,较1月份下降101个基点,1年期以内和1-3年期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下降94基点和60个基点;3-5年和5年以上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下降204个基点和100个基点。

三是加强再贷款再贴现管理。积极向合肥中支申请增加支农再贷款限额,发挥支农再贷款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引导作用。先后向3家村镇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8627万元。对中信银行、徽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16723万元,对应的贴息企业都是民营制造企业,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二、创新金融服务,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继续办好“滁州市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丰富金融服务功能,目前平台上注册的金融机构13个,介绍金融产品129个,注册企业316个,上传融资需求149个、73.6亿元。发挥应收帐款质押融资平台服务功能,截至今年10月,平台注册总数255家,上传应收账款162笔、总额21.85亿元,促成融资交易128笔、融资总额45.86亿元。推动设立续贷过桥资金,首笔贷款已经发放。引导、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发出符合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税融通”业务在来安县率先启动,市邮政储蓄银行在10月底发放首笔贷款。建行的“助保贷”,10月底余额超过13080万元。市农业银行和国元保险推出“信贷+保险”业务,发放4笔贷款共160万元,不久前又推出小型水库使用权抵押贷款。

二是做好信贷政策评估和执行情况监测。开展2014年度小微企业和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将所有村镇银行纳入涉农贷款参评机构范围,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小微企业和涉农信贷政策的约束性和导向性,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信贷投放。

三是推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推动凤阳农商行继续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业务,关注天长市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情况。推动定远县申报参加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目前此项工作即将获批。鼓励全叔、来安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扩大农房抵押贷款业务。引导和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开办林权抵押贷款。

四是推动相关金融服务政策出台。根据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牵头或参与组织《滁州市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实施意见》、《滁州市中小微企业还贷应急周转资金管理办法》、《滁州市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起草制定工作,其中还贷应急周转资金管理办法已经财政局、人民银行、金融办等单位联合下发实施。

五是做好涉外业务推进,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认真落实外汇管理和各项跨境人民币业务简政放权政策,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创新跨境人民币产品,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今年1至10月,金融机构累计办理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13.59亿元,同比增长28.4%;其中货物贸易结算金额11.26亿元,同比增长37.7%。办理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结算1.66亿元,同比增长67.7%。

三、强化推介引导,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对辖内有承销资格的商业银行开展摸底调查,推动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推动企业利用债务工具融资。加强与市金融办、经信委协作配合,对净资产排名前30名的企业逐户开展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意向摸底调查,摸排4家有意向通过债务工具融资的企业,作为重点推进对象。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拟定《滁州市债务融资工具引导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即将以市政府发文印发。龙源明光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注册发行非公开定向集合票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注册成功,择机发行。滁州城投公司第二期10亿元中期票据、8亿元非公开定向中期票据已发行,10亿元资产证券化项目已经落地。安徽滁宁高速公司4亿元短期融资券注册成功,首期2亿元已经发行。徽行的78亿元城市发展基金、建行的55.5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正在推进,其中徽行已经发行基金筹资20亿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