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聚焦产业升级 聚力创新发展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6/4/5

滁州经开区深入领会省委、省政府“调转促”决策意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调转促”部署,加快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着力扩大家电产业优势,全力建设高端家电产业基地,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争当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发展的模范标兵。

加强领导 健全机制

坚持把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作为 “调转促”行动的一号工程强力推进。高位推进强调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执行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经开区主要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重要工作及时报领导小组研究调度。高效组织强运行。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协调调度机制、企业联系机制、督查考核机制,推动智能家电产业基地目标任务分解到位、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保障资金安排到位。高点定位强谋划。围绕“到2020年智能家电产业基地产值不低于1100亿元、税收不低于45亿元”的奋斗目标委托中国家电研究院编制完成《安徽省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滁州)基地发展规划(2015-2020年)》,细化落实总体思路、重点任务等关键环节,为基地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扩量提质 创建品牌

坚持总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同步推进,产业发展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加快培育骨干企业。重点扶持康佳电子、博西家电、康佳同创、扬子空调等主机企业扩大产业规模。2015年,智能家电产业基地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家,累计达到95家;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56.4亿元,同比增长15.4%。产值超亿元企业19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5家。康佳电子成为全市首家产值过百亿工业企业。加快培育重点产品。初步形成以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等大家电为主导,以热水器、吸尘器等小家电为补充的生产、营销和研发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5年,生产彩电443万台、冰箱284.7万台、空调124万台、洗衣机141万台、吸尘器241万台。加快培育区域品牌。拥有康佳电子、扬子必威、鲲鹏装备等安徽名牌6家,集聚康佳电器、荣康塑业、开润股份等卓越绩效奖4家,获批扬子空调、银兴电气、富达机械等市长质量奖9家。

招大引强 增强后劲

按照“围绕主业抓配套,壮大配套引主业”的工作思路,狠抓重大项目招引,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突出招大引强。瞄准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引进一批投资额超亿元特别是10亿元以上大项目。2015年签约引进亿元产业链项目14个,总投资达73.5亿元。突出项目建设。以项目的有效实施扩大投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年,基地在建亿元项目24个,总投资130亿元。突出关键环节。继续实施补链强链工程,全面梳理博西家电、康佳电子等主机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和产品,有针对性地外出招商。召开主机配套企业对接会,重点提高博西家电配套产品本地化率,控制减少产品成本。同时,积极推动配套企业扩大配套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实现龙头主机、协作配套企业共赢发展。

搭建平台 创新载体 

坚持按照“集约、集聚、集群”的发展要求,加快建设功能性载体。抓重点,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博西家电产业园、康佳智能家电工业园、立讯电子信息产业园、东菱小家电工业园等特色园区的建设。破难点,加快公共平台建设。强化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东分中心、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等一批科研平台作用,为基地家电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借助“九滁合作”,有效帮助家电企业攻克了一批科技难题。育亮点,加快电商园区建设。建成运营滁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2015年,康佳电视线上品牌KKTV销售彩电34.5万台,营业额超7亿元;康佳同创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电商交易近5亿元;扬子空调网上销售各类空调近9万台,交易额超亿元。  

科技引领 政策扶持

坚持科技引领转型,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大高企培育力度。逐企制定科技创新路线图,2015年智能家电产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累计29家;获批省级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46件;申请专利783件,授权专利375件。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家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15年鲲鹏装备获批省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中家智锐获批省家电行业(智能装备)技术中心、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制定出台《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暂行办法》,对企业在技术改造、机器换人、两化融合等八个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对康佳电子、康佳同创、中认倍佳等9个重大项目实施重点支持,累计发放扶持资金3982.2万元。

优化服务 增创优势

坚持寓管理于服务,着力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上市培育。加快重点企业上市步伐,2015年新增上市报会在审企业1家,新培植上市后备企业10家,富达电子、恒天科技等一批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工作稳步推进。强化融资保障。加强企业融资服务,深化银企合作,小微企业助保贷累计提供贷款近千万元。强化人才服务。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引才聚才育才力度。2015年,组织30余名企业高管走出去参加管理提升培训,解决15名高层次人才住房问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