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资热土 兴业福地

2020年11月10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6/4/19

琅琊经济开发区发展侧记

四月芬芳,磬香四溢,草木葳蕤,浓荫葱郁。在琅琊经济开发区,若不是耳畔传来阵阵机器隆隆轰的鸣声提醒,还以为身处某一园林。在这园林式的园区里,处处感受到的是勃勃的盎然生机。

驱车在琅琊经济开发区转一圈,金春无纺布、长丰猎豹、鼎元新材料、昇兴包装、顺鑫盛源等高新技术企业已纷至踏来,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高新技术企业青睐琅琊经济开发区?打开经济开发区发展的“路线图”,可探原委。

琅琊经济开发区于2010年8月启动建设,2010年11月获省政府批准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近年来,琅琊经济开发区积极主动作为,克服瓶颈制约,抢抓发展机遇,瞄准经济结构更优和质量效益更高,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园区俨然成为一块不可多得的投资热土和兴业福地。

 两坚持 让园区极具发展潜力

“如今我们开发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这也源于我们建园伊始,就有两个坚持,即坚持高起点规划和坚持产城一体。”对于琅琊经济开发区今天取得的成就,开发区一负责人感慨良多。作为琅琊腾飞的翅膀,经济开发区承载的是琅琊人多年的期盼和梦想。

该区坚持高起点规划园区。委托合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机构编制《琅琊经济开发区2010—2020年总体规划》、《琅琊经济开发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琅琊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等三个规划。同时为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提升园区发展思路,根据园区发展的需要,及时对规划进行编制、修订,目前已完成主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发展方向区总体规划和主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产城一体。开发区始终坚持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园区规划面积10.9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5.2平方公里,配套有83亩商住用地和34亩公共租赁房用地,同时园区周边配套有滁州第九中学、金燕安置小区等学校、商住设施;计划至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13平方公里,目前规划面积为7.8平方公里的发展方向区已完成总体规划。

历经近六年的发展,琅琊经济开发区不辱使命,预计2016年开发区财政收入可实现1.4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31亿元,新增规上企业8家。截至2016年3月,园区实现税收4600万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3亿元;新增规上企业润泰食品、优立眼镜、凯立德、兴义模具、安徽鼎元5家,完成目标任务的62.5%;落地开工昇兴涂印、奥博逐鼎、热风无纺布项目、水刺无纺布项目、腾利达物流项目、顺鑫盛源二期、新安旺市项目、汽车内饰件项目8个项目,均超序时进度完成。

转型快 让园区成为投资宝地

“抓结构调整,努力实现质量效益双优化。围绕安徽猎豹汽车,引进3至5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围绕食品产业,引进一批新的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发展医药及食品产业;以金春无纺布为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新材料产业,形成产业集聚。”该区区委书记孙新安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未来五年园区的发展目标很明朗,那就是至2020年,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2亿元以上,年均增幅均在20%以上;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0家以上;累计完成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达100亿元以上;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10亿元级企业1家、5亿元级企业3家、1亿元级企业20家;建立院士工作站1家以上、省级企业研发中心3家以上;培育上市公司2家以上。另外产业升级目标是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力争“十三五”末形成以长丰猎豹为龙头的汽车整车及配套企业达到30家以上,年产值达40亿元以上;形成以昇兴包装为龙头的健康食品及配套企业达到30家以上,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形成以金春无纺布为龙头的新材料相关入园企业达到20家以上,总产值20亿元以上,建设成为皖东地区新材料产业生产基地。

产城融合目标是立足园区发展方向区建设,在规划上凸现产城一体发展思路,力争实现可持续发展,建成一座集产业、商贸、金融、居住于一体的生态示范区。园区发展方向区除工业用地、农贸市场用地和物流用地外,规划配套1160亩居住用地、80亩商业用地、100亩九年一贯制学校用地和5个幼儿园。

产业兴让园区成为兴业福地

“重点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这一方向,琅琊经济开发区按照与市开发区错位发展、补足链条的原则,园区主要布局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健康食品三大主导产业。一是以长丰猎豹、信尔德科技为抓手,发展装备制造业。围绕年产值100亿元的安徽猎豹汽车有限公司年产15万辆整车制造项目,积极招引上游配套企业,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目前已招引长丰内饰件、昌瑞塑业等相关配套企业3家;二是以昇兴包装、顺鑫盛源为抓手,发展健康食品产业。围绕年产值8亿元的昇兴包装年产11亿只两片罐和5亿只三片罐项目、年产值10亿元的顺鑫盛源年产1万吨水溶性蛋白粉项目以及年产2万吨蜂蜜深加工及饮料项目,鼓励企业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新产品,丰富产品系列、扩展市场份额、延伸产业链条、引领产业发展,其中昇兴包装事业部已在园区成立、涂印及底盖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顺鑫盛源食品级蛋白粉即将研究成功;三是以金春无纺布为抓手,发展新材料产业。围绕年产值8亿元的金春无纺布公司年产3.5万吨水刺无纺布项目,依托中益新材料、全丰物资、鼎元新材料、璍源热能、凯洲苏兴环保机械等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挥产业聚集优势,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区按照“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原则,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现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一是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目前园区已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7个,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个、生物产业1个、节能环保产业2个、新能源产业1个、新材料产业1个。二是招引高新技术项目和创新团队。鼓励和深化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建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平台等,中益新材料“院士工作站”于2015年成功申报,信尔德科技国家智能电网测试中心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