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三季度,南谯大地干劲似火。在压缩机生产全国排名第6的安徽奥特佳公司生产车间,数百名技术工人正在生产线上赶制一批出口的空调压缩机。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公司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年初了,全体员工三班倒,加班加点完成客户需求!”在南工大科教城启动区建设现场,远远地就听见机器轰鸣声,一台台大型机械正抓紧施工,一条宽阔笔直的园区道路雏形出现;在沙黄工业园,今年新引进的钮赛电子等一批企业,员工们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南谯区处处却呈现出比学赶超,奋力崛起的良好氛围。
与企业火热的生产场景相呼应,南谯区经济社会各项指标也快速提升。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该区规模工业增加值27.4亿元,同比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68.7亿元,同比增长20.9%;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4.3亿元,同比增长8.8%。前三季度该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08994万元,同比增长18.8%。
围绕大干三季度,实现新突破,南谯区以新一轮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引擎”,全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全区把规模企业帮扶,作为今年助推企业新活力的动力抓手,抓实夯实。全区明确了企业帮扶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制定年度企业帮扶实施方案,印发企业帮扶年度工作手册,建立“四库”(问题库、困难库、建议库、成果库),将帮扶任务细化到月。目前,中联水泥矿山整合、中联混凝土与重点项目产销对接、天达汽部工信部专家组初审等一批问题陆续得到解决;章广风力发电、天达汽车等3个项目竣工投产,奥特佳商用压缩机二期、九牧卫浴一期等3个项目达产,金诚金属、瑞科特电气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今年以来,全区规模企业数由年初的124家发展到129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86.4亿元,同比增长13.4%;完成技改投入6.3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结合全市十大工程,大力实施具有南谯区经济发展特色的“6114”工程。全区采取高层推动、项目带动、资源牵动、领导发动和上下联动的方式,紧紧抓住皇庆湖、远望高科技文化产业园、南工滁州科教城、南理工滁州分校区、碧桂园欧洲城和富力地产等6个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努力培育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成立了南谯区滁宁高教城工程领导小组,组建了滁宁高教城管委会。占地约1140亩,总投资约35亿元,首批9个研发型高科技项目集中签约的南工大滁州科教城启动仪式于8月24日举行,启动区3.17公里四条市政道路已全部进场施工。碧桂园欧洲城项目,一期南北片区已基本竣工,二期商住及教育配套设施土地招拍挂工作已实施。富力城项目,首开区土地指标已调整到位。皇庆湖工程、远望特种影视创意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快速推进。
为增强发展后劲,区几个班子带头外出招商,在原有的3个县干招商小组的基础上,又成立了由6位副区长带队的招商小组和31个招商小分队,锁定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和上海等重点地区开展招商活动。今年以来,共接待客商近200批次,外出招商116批次;全区新建、续建亿元以上项目58个,计划投资297.82亿元,到位资金38.35亿元,占年度任务60亿元的63.92%。实现新签约正点电气、浦佳电子和光大生物质发电等亿元以上项目28个,新开工瑞科特电气、常山风电、谷顶贡粮油加工等亿元以上项目13个,新竣工、投产格锐矿业等亿元项目6个。
在奋力大干三季度,实现新突破的过程中,南谯区坚持以思想大碰撞激发发展新活力,以机制大创新积聚发展新动能,以工作大推进锻造发展新张力,煮开四平八稳的“温吞水”,打造激情奔越的南谯发展新模式,全区广大干部发扬“狮子型”干部精神,着力破解征迁难、融资难、用地难、招商难等“硬骨头”,以敢于担当负责、做事雷厉风行、勇于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书写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要对照全年工作任务,紧逼重压,确保主要指标进入全市前三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区委书记杨德义在前不久的全区干部会上掷地有声地表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