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定远县立足自身优势,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中走出新路

2020年1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9/11/28

“稻虾共作”,一田双收;秸秆回收,变废为宝;企业入村,农民家门口就近就业……近日,记者走进传统农业大县定远县采访时发现,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该县着力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依托自身优势,紧跟市场需求,精心谋划布局,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打造和培育的“虾、菌、猪、鹅、秸秆”五大产业带动效益正在逐步显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这五大产业是根据定远的实际量身打造的,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我县农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美好愿景。”谈及未来发展,定远县委书记万瑞健信心满怀。

“稻虾共作”让农业提质增效

“‘稻虾共作’就是好,亩产效益可达4000多元,比单独种植水稻的收入高出几倍呢!”在定远县西卅店镇,种粮大户杨玉广高兴地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今年他流转的2000亩土地全部实行“稻虾共作”,亩产虾280多斤、产虾稻1000多斤,且产品非常受市场欢迎,收入喜人。

受益的远不止杨玉广一人。面对传统农业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尴尬,该县以“稻虾共作”为突破点,按照“政策扶持、产业引导、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科技指导”的工作思路,全覆盖推广全产业链稻虾共作模式。今年全县小龙虾养殖户6000多户,养殖面积达22万亩、年产量3.3万吨,稻虾米年产量11万吨,年综合效益突破18亿元。

为了让养殖户无后顾之忧,做大做强虾产业,该县深化与湖北潜网集团等对外合作,投资6亿元建设400亩集冷链、物流、仓储、加工等于一体的小龙虾交易中心,着力打造年交易额30亿元的长三角区域核心交易市场。此外,该县还把龙虾产业融入地方文化,打造定远龙虾美食一条街,举办龙虾节,扩大定远龙虾品牌,做活龙虾经济,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做实菌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过去打工要出远门,现在好了,家门口有了工厂,而且工作环境好、工资也不低,最关键的是挣钱照顾家两不误!”定远县西卅店镇高潮村,安徽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39岁的臧学艳边采双孢菇边笑着说。她刚入职每月工资2000多元,以后成为熟练工之后,工资会翻倍。 

安徽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是该县引进的一个农业大项目,由上市公司——甘肃省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目前,在投资6.8亿元众兴菌业一期项目投产基础上,正加快推进投资2.7亿元的二期项目建设,预计可年利用秸秆30余万吨、年产食用菌鲜品4万吨,实现年收入7.4亿元,新增就业人员1500名左右,合计带动农民增收1亿多元。

西卅店镇镇长尤胜魁告诉记者,该项目不仅为政府增加了税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还带动了西卅店镇高潮、幸福、陈庄三个贫困村配套建设了一个大型秸秆收储中心,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约100万元。

做强做优猪产业和鹅产业

作为农业大县,定远县的农民一直有饲养牲畜和家禽的习惯,其中以养猪和养鹅居多,但由于饲养不成规模等原因,一直没有做大做强。近年来,该县大力引进项目,创新养殖模式,扩大养殖规模,延伸产业链,并加大品牌保护力度,着力做强做优这两大产业,带动脱贫攻坚。

猪产业方面,以引进年存栏量6万头、年产商品仔猪60万头的广东温氏“公司+基地+贫困村+贫困户”养殖合作模式为龙头带动,深入开发利用“定远猪”品种资源。建成标准化育肥猪场77个,已投用的51个村级温氏养殖项目平均毛收益近15万元。目前,全县建有万头猪场5家,千头猪场近百家,专业合作社126家,不断巩固提升定远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建设。

鹅产业方面,签约珠海融恒科技等7家龙头企业,全力打造优质饲草培育、种养合一、屠宰精深加工、冷链仓储基地,预计在3年内实现年养殖规模5000万只,着力打造“百亿元鹅产业”。

秸秆“五化”利用前景广阔

每到秋收午收,秸秆禁烧都是各地政府费时费力的一项工作。而在定远县,这让人闹心的秸秆却成为宝贵的资源,庄稼成熟农民收割完之后,有专人深入田头打捆收集,并以每吨三四百元的价格卖给相关企业。在该县张桥镇光大生物质发电厂,记者看到,收集来的各种秸秆经过工艺处理后,不仅能发电,还能生产出炉渣、炉渣制砖、有机肥料等系列产品。

把秸秆当成资源的不仅这一家企业。该县聚焦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五化”综合利用,引进光大生物质发电、安徽金轩科技有限公司等秸秆综合利用企业25家,大力发展“捡回来的另一半农业”。预计全县年内可实现秸秆收集110万吨、综合利用101.2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2%。

为了发展秸秆产业,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奖补政策,鼓励企业收购秸秆。同时,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多个乡镇相继建成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秸秆收储站。下一步将按照“1+X”模式,构建乡、镇有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村有固定秸秆收储点、组有临时秸秆堆放点的秸秆收储体系网络,并配备必要的收储器械设备和收储人员,形成秸秆收、储、存、运一条龙服务,为做强秸秆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