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天长市紧紧围绕“调转促”,坚持“以帮扶企业为抓手、以要素破解为保障、以转型升级为方向、以加大投入为动力、以争先进位为目标”,大力实施“调转促”战略,有力推动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了县域经济发展。
坚持把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作为首要任务。近年来,天长市制定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方案、民营经济提升方案和全市重点骨干企业调转“一企一策”。坚持政策引领,多点发力,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先后出台了“工业转型30条”“企业减负30条”“创新创业20条”等政策,鼓励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机器换人加快转型发展。2016年,该市通过降本减负为企业减轻负担5亿多元;将过桥资金扩大到7800万元,全年发放续贷过桥资金13.1亿元,降低企业财务成本3000多万元;创新“易信贷”融资产品,为86户企业发放了7000多万元的信用贷款。通过上述一系列组合拳,使该市工业经济率先呈现出“筑底企稳、逐步回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坚持把项目建设促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近年来,天长市按照“四督四保”和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的要求,全力推动企业加快项目建设。2016年,该市共实施了256项工业投资项目,通过建立领导联系帮抓项目制度,确立项目建设帮办责任人制度、出台项目建设补贴政策等方式,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50亿元,增长13.5%,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10亿元,增长15.8%;19个列入滁州市重点调度的亿元竣工项目提前完成,超额完成2个。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上,建成了缸盖公司“年产10万台铝合金缸盖”等一批总投资亿元以上的的技改项目。
坚持把科技创新增强竞争力作为重中之重。政策促进上:2016年,该市投入2000万元科技引导配套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使全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总数达23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总数达27家;新增省级新产品21项。平台搭建上:2016年初,该市投入1000万元,与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帮助企业实现国内前沿科技与该市主导产业无缝对接,使全市科技成果呈井喷式成长,研制出一批高精尖产品。品质提升上:大力推进企业实施智能制造,通过引进信息化改造提升生产、制造、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2016年,天长获批为省级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市;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总数达14家;6项产品被认定为“安徽工业精品”;荣获安徽省质量奖5项。
坚持把推进企业挂牌上市作为有力举措。近年来,天长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夯实挂牌上市基础,强化协调服务,全力助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该市通过邀请中信证券、长江证券等多家中介机构来天长授课、培训,促使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拓宽发展眼界,强化资本经营意识,充分调动企业挂牌上市的积极性。既注重企业在主板上市,又引导在新三板上市。2016年,已有光大医疗、康利亚等5家企业正式在全国“新三板”挂牌,目前该市“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8家,位居全省县级第一;该市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实施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思路,已建立起一支有着25家优质的上市后备企业梯队,2017年,天长“新三板”挂牌企业将突破10家。
坚持把精准帮扶促进难题破解作为关键抓手。该市出台了《2016年天长市“企业帮扶年”行动方案》,建立健全了协调、工作、推进、督查、考核、宣传等六大帮扶机制,明确了要素保障服务、双创培育促进、技术创新升级、两化融合深化、质量品牌提升等五大方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四季大帮扶活动,帮助企业化解了一批共性和个性问题,并使帮扶成果案例化、机制化,可复制、可推广。全年各帮扶领导和帮扶责任人深入走访帮扶企业1045次,其中市级领导411次,梳理出各类问题519个,办结问题518个;报送帮扶成果信息80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