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来安县经开区经一路2号,安徽立光电子公司镀膜车间。工人小李一如往常,站在流水线箱体一侧,安装着切割好的方形超薄电子玻璃。20多分钟后,它“自动”经过30多米长、15个真空室的磁控溅射技术处理,“变身”透明导电玻璃。
“3条生产线,一个月200万片,月销售1800万元;产品广泛用于智能移动终端、家电、工程仪器等领域。我们研发成功的0.1mm透明导电玻璃,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试制样品。立光电子是国内唯一具备量产能力的公司,即将推出的柔性膜,更会把技术优势带到一个新高度。”公司技术总监朱磊轻描淡写的言语,不经意间让人领略和感受到技术变革的生生气息。
在民营经济考核连续三年位居全省二类县前三、获“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的来安,这样的科技企业信手拈来。诸如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的金禾实业,获2018年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的茂兴精密机械制造,获2019年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立项的亨通橡塑,获第三批国家星创天地备案的华东风景园林产业城等,斗转星移中已把科技创新的文章铺将开来,写深做透,为来安的高质量发展积蓄着一触即发的能量。
改革在深化,发展正当时。进入新时代,企业靠什么、凭什么赢得竞争?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必是科技,必是创新,必是求变。作为东向发展“桥头堡”的来安,近年来,凭着悠久历史、良好区位、便捷交通、丰富资源的不断加持,更是在科技创新上大展拳脚、尽显神通。
态度决定深度,思路左右出路。来安县委、县政府对此的重视高度可谓空前。目前,县里成立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2017年以来,每年有4次以上研究科技创新的专题会议,多次调度全县科技创新工作。在来安门户网站里,时常可见几大班子领导参与科技创新的活动剪影。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有浓墨重笔、关键环节和明确手段。2019年3月,县编办批准新设“来安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4名。每年初,县里都精心制定科创工作计划,然后细化分解到两个园区和12个乡镇,翌年结合考评办法奖优罚劣。对科创的投入,该县毫不吝啬,每年至少拿出2000万元。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命门”所在。而这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根本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依靠自己。企业必须不断突破,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系列科创政策之余,县里又推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来安若干扶持政策”,拓宽范围,加大力度,及时兑现。该县2017年度兑现各种奖励资金771.38万元,2018年度兑现817.62万元,预计2019年度在此基础上将有突破。
近年来,作为科技创新工作行政主管部门,来安县科技局在战略规划、组织实施、体制改革、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尤其在推进重点工作上持续发力,不断夯实县域科技创新基础。
做好企业培育,打造“主力军”。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科技项目申报实施等为抓手,大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2017年以来,全县共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高企总数目前在全市排名第二。做实产学研合作,寻找外力支持。多次赴北京、上海、苏州高校院所,对接产学研合作相关事宜。目前,已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邮电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等“大院大所”,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做快平台建设,“筑巢引凤”。在打造科技孵化平台方面,目前,汊河经开区占地41亩的“双创”产业园正式开园,引进了科技专业服务机构运营。县经开区占地230余亩的“双创”产业园预计今年10月完工,已与西安交通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两个园总投资近10亿元。在共建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方面,去年县政府与东南大学合作共建“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来安分中心”,目前该中心已经运行,当年共收集企业技术需求48项。继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研究院成立安徽轨道交通研究院后,2018年3月,来安县城市基础开发有限公司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签约合作,成立安徽慧通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打造企业自建平台方面,2017年以来全县获批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2018年,全县第一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安徽省医药包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该县做优人才引进,为科技创新提供不竭动力。2017年以来,共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8人,高层次人才团队4个,建立2家省级院士工作站。今年,安徽联科水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蹇锡高院士签订共建院士工作站协议书,拟申报安徽省院士工作站。
在“以快为主、以快求好”、“多点开花、分类培育”原则指引下,来安的科技创新在全市有位次、有亮点。2017年以来,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数、研发费用投入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等主要科技指标,均持续位居全市第一方阵。发明专利授权量自2015年首次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2018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全市第一。
“总体来说,我县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与南京等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目前还处在夯实基础、奋力爬坡阶段。”县科技局局长王本传对来安的科创事业有着清醒的认识。“下一步,我们将对标南京江北新区,逐步完善优化科技创新扶持政策,以长三角高校院所为重点目标,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政产学研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先进成果,改造我县现在产业和现有企业,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