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公布了2016年度全国供销合作社百强县级社评比结果,定远县供销社获评“全国百强县级社”荣誉称号,也成为我市唯一入选的县级社。
近年来,定远县供销社因地制宜推进基层供销体制改革和工作创新,开创了新形势下基层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截至今年8月,全县供销系统建有基层社33个,参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建成全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管理涉农行业协会4个,依托基层组织开展土地流转、托管、统防统治面积10万亩,服务和带动农户1.3万户。
新组织新体系,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西卅店镇村民杨玉广4年前回到村里,流转了2000亩土地,成为当地土地流转大户。2016年与西卅店供销社开始合作,通过流转、托管土地,形成为周边农民提供农资、农机、粮食烘干仓储等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气象。
“化肥销售商售给供销社的价格要比市场每吨便宜60到80元不等,我们与供销社合作后,每年光化肥采购一块就可以节省几万元,此外还能享受农技专家上门技术指导服务。”杨玉广告诉记者,周边农民到他们这里购买化肥价格也比市场价低,且上门售粮从不打白条,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近年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如何联结他们,为农民架起增收创富的“幸福金桥”,成为定远县供销社领导班子的新思考。
定远县供销社通过联合、合作,吸纳种养大户、村两委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官合股成立基层供销合作社,构建起县、乡、村“三位一体”联动发展、融合发展的为农服务基层组织新体系,一大批创新创业、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被推向台前,释放出干事创业、创富带动的无限活力,实现了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的双赢。
新服务新平台,为农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采访中,记者听到不少农民感慨说:“真好,供销社回来了,现在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有事都可以找供销社。”现在的定远县供销社,以新组建的基础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载体,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主要形式,着力构建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开创了全县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新局面。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通过土地合作、劳动合作等多种途径,吸引周边更多的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到基层社中来,实现社、农共赢。定远黑猪是江淮流域优良的猪种之一,池河供销社与江苏绿岸科技公司合作投资1.5亿元建设定远黑猪规模化保种、养殖加工项目,一期投资3600万元,建设现代化猪舍面积2万平方米,纯种黑母猪现存栏量3350头,预计今年年底出栏商品仔猪5万头。
创新农产品流通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基层社组织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农资企业、连锁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农产品收储、加工、物流、营销等服务。
创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供给。成立定远县美丽乡村旅游公司,依托吴圩镇、蒋集镇、朱湾镇供销社千亩桃花、特色农产品和时蔬采摘等农业资源,开展观光、体验式乡村旅游项目,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创新电商服务供给。成立定远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网上供销社”。目前,已成功对接省供销社“农仁街”和全国总社“供销e家”平台,预计上线销售的本地特色农产品200个种类。
新动能新发展,为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永康镇山东陈村是定远县供销社的扶贫帮扶村,村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共有贫困户225户,贫困人口602人。2016年已脱贫62户197人,2017年计划脱贫161户398人。
“为确保脱贫任务顺利完成,我们帮助陈村制定了‘123’工程计划。”定远县供销社副主任张宏权表示,他们成立了1个村级供销社,组建了2家综合超市,新建了3家专业合作社,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以“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为抓手,实行“村‘两委’+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建机制,不仅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也成为供销社在脱贫攻坚中进行村社共建的一次积极探索。
让党旗高高飘扬在为农服务第一线,定远供销人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抓党建、强队伍、促改革”绘就二次创业新蓝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争创全市学习型党组织示范单位等专题活动,激发再创辉煌新梦想。坚持为农务农姓农,贴心服务农业农民农村,形成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6年,定远县供销社系统销售总额达22亿元,实现利润2656万元。“全国供销合作社百强县级社”“安徽省供销社系统综合考核先进县级社”“滁州市供销系统综合考核先进单位一等奖”荣誉纷至沓来,回首改革的一年多来,定远县供销社已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服务能力、发展活力、经济实力日益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